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一月三身”是以一個月亮的月體、月光、月影,來比喻佛的法、報、應三身,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觀音自在的坐在美麗的荷葉湖水中央,祂的身上散發出放射狀的光芒,身旁擺著一杯茶花瓶燭台,在紅花綠葉的樹梢旁,有一輪輕柔的彎月倒映在祂的身上,在祂的旁邊寫著“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的字樣。

    簡介一月三身: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

(一)月體:比喻法身,蓋法身為常住之理,不遷不變,能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在天,其影含于眾水。

(二)月光:比喻報身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一切明瞭而無差謬。

(三)月影:比喻應身應身系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隱。

    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蓋法身者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生出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無有隱形。應身為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則不通。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不現。雖然。此三者,原是一體,惟從用而立名耳。

    簡介「三身」: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三身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教,在印度教中信仰濕婆神的這一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後亦延用此三身的名相來為弟子解說佛法,破斥印度教、婆羅門教的三身說法不如實,佛的三身分述如下:

    一、法身:佛所證得無量功德,此法身不生不滅,無相無不相,為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諸佛及眾生各個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法身原義為真正的身體,又稱自性身,三身之一,指佛所證驗的超越的真理,遍及整個法界,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物質,沒有形象,也不會有形體或形狀,也是不可眼見的,法身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也沒有任何世間覺受感應的,即沒有意識及前五識的六塵覺受,法身是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本來清淨的,但含藏七轉識染污種子,是無形無相,肉眼不可見,因依事顯理故慧眼能見,能得以親證,《宗鏡錄》卷40:「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

    二、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三、應化身:又稱應化法身、化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CCF20140718_00017.jpg  

一月三身” 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CCF20140718_00054.jpg  

佛之法、報、應三身

120818202627121.gif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種煩惱”根本煩惱、隨煩惱”~佛教依煩惱性質所做的區分

 

 

 

 

    在佛教將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即所謂的二種煩惱,根本煩惱即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種大煩惱,因為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煩惱,隨煩惱即忿恨覆等二十種小煩惱,因為是隨逐六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枝末煩惱,故名隨煩惱。

    創作構圖上,一個頭綁著頭巾穿著打扮可愛的小男孩,神情沮喪低著頭的坐在圍牆內的牆上,樹旁的牆上有他原先的塗鴉,地上則是有一條又黑又大的皮鞭,在他的旁邊寫著“二種煩惱:根本煩惱、隨煩惱”的字樣。

    簡介二種煩惱: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根本煩惱即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種大煩惱,因為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煩惱,隨煩惱即忿恨覆等二十種小煩惱,因為是隨逐六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枝末煩惱,故名隨煩惱。

1.根本煩惱:分六根本煩惱與三根本煩惱。

    (1)六根本煩惱: 共有六種,即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內容即是十使的十種煩惱,亦即五鈍使的貪、嗔、痴、慢、疑五種思惑煩惱與含攝於不正見的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見惑煩惱。

    (2)三根本煩惱:根本煩惱也有說是三根本煩腦,內容即是所謂的貪、嗔、癡三毒,但這三種煩惱,仍然在六種根本煩惱的範圍之中。

2.隨煩惱:共有二十種,所以也常稱二十隨煩惱,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這是相對於六個主要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的根本煩惱來說,因根本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伴隨而生的煩惱,所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

    簡介煩惱:是一種內在情緒,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不愉悅的感受,它通常起源於對過去的後悔,對現在狀況的不滿,或與對未來的期望,是一種有意識思考之後產生的情緒,它會造成個人產生煩躁憂鬱痛苦等負面情緒,正常的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程度不等的煩惱出現,但是過度的煩惱,可能是由心理疾病引起。除了一般所謂的俗事煩惱之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其中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而因為煩惱而導致人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會眾生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就稱作煩惱障為二障三障之一,煩惱的種子眠藏在藏識如來藏)之中,未現行顯發出來,故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三毒(貪、嗔、痴),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篹本來原有的善根,及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而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

    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又分成三毒(貪、瞋、癡),五毒()等。

    煩惱障的內容可分為見惑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煩惱障的斷除,佛法修行中的解脫道,透過斷我見及斷我執的方法,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證阿羅漢果

    簡介「二障」:二障指煩惱障(事障)及所知障(理障),被視為佛法修行上的障礙,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1上說:「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分述如下:

    一、煩惱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煩惱障是昏煩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

    二、所知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所知障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又可稱為無始無明,所知的意思是”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就叫做所知的障礙,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正確的智慧一無所知,所知障是無法究竟斷除,所知障又可稱為無始無明,煩惱障是指對自我五蘊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而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執著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無法解脫,不能證阿羅漢果,不能入無餘涅槃,因對法界實相的無知,所以也會對自我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便會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

    簡介「三障」:障是蔽的意思,謂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三障包括:

    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煩惱障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何謂愚痴?雖聽經、讀經而不解其義,錯解其義,故能障道,由此而知,內具貪瞋痴之煩惱障,必造業,業即業行,行是行為,正造作時,名為事,造作完畢,名為業,業為行為之結果,行善則結善業,行為不善則結惡業。

    二、業障:業即業行,由貪瞋癡起身口意,造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名業障。業障有所謂”五逆十惡”的業,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惡業中最重者,逆者,罪大惡極,極逆於常理之意,造作五逆罪為墮無間地獄亦稱阿鼻地獄的業因,命終將墮無間地獄,故亦稱五無間業或五不救罪,五逆罪為:1.殺母。2.殺父:父母生身,弒父母大違孝親尊師諸佛之教。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如提婆達多欲以大石殺害釋迦牟尼佛,以代之領導僧團的歷史事件。5.破和合僧:破壞修六和敬的修行眾的和諧無諍。十惡、十惡業道、十不善道是佛教裡所說的十種嚴重惡行,佛教認為行此十惡者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三惡道苦報的惡業,《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刀樹劍山,焦湯猛火。」《佛說未曾有經》記載:「起罪之由,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十惡為:1.殺生:謂殺害生命。2.偷盜:謂盜取財物。3.邪淫:謂淫穢不雅。4.妄語:謂虛假不實之語。5.綺語:謂花言巧語。6.惡口:謂罵人惱人之語。7.兩舌:謂離間兩方之語。8.貪慾:吝嗇貪財。9.嗔恚:怨恨暴怒。10.邪見:不講道理。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造惡業則得惡報,故三障最後為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凡有起心動念,則因果報應同時生起。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種煩惱”根本煩惱、隨煩惱”~佛教依煩惱性質所做的區分

  CCF20140718_00006.jpg  

二種煩惱” 根本煩惱、隨煩惱”佛教依煩惱性質所做的區分

CCF20140718_00038.jpg  

二種煩惱”:根本煩惱、隨煩惱

14-1.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了生脫死”從因果上求解脫,醫治生死之病”~佛陀專治眾生無明、煩惱、迷惑之病

 

 

 

 

    佛教首要解決的就是眾生的生死大事,從因果上求解脫,就是“了生脫死”,釋迦牟尼佛不只是治色身之病,而更重要的是治生死之病,所以有“了生脫死”之說,人有太多的無明、煩惱、迷惑,要暸解生必須要有方法、智慧、修養才可以,明了“生”的問題,解脫“死”的問題,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生”不能明了,“死”就解脫不了,色身雖死,還要隨業在六道裡輪迴,承受苦果,人是帶著許多業而來,必須承受因與果的報,當一個個業由因而受果時,能一個個的去完成解脫,才能“了生脫死” ,《慈悲藥師寶懺卷中》:「是知懺悔之功,諸病心瘳之靈劑,了生脫死之奇方。」。

    創作構圖上,隔著大大的門框,一個神職人員正在為一位臨終躺在床上的男子做禱告,在他們的背後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動物,正在觀看著他們的儀式,在他們旁邊寫著“了生脫死”的四個大字。

    簡介了生脫死:人從誕生以至死之前,接觸的都是“生”的問題,如貪、瞋、癡等煩惱的現象,與財色名食睡的欲望問題,更有老病死的問題,在在令人陷入在無明、迷惑中,學習佛法就是幫助我們如何去明了得解脫的道理和方法,在無明時能明了,在迷惑時能覺悟,轉“業”的力量,成為“道”的,在此強調“了生脫死”與“了脫生死”是不同的概念與內涵,只求死的解脫,就叫“了生脫死”,因為那只是一個生命的結束,因此,學佛修行對“生”要能夠明了,必須做到當果報顯現時,要能歡歡喜喜的承受,樂果,人都願意承受,苦果,凡人受不了,受不了可能還會再造業,不只是苦果再造業,樂果也會因得意忘形再造業,有所謂的因業受果而再造業,要暸解“生”必須要有方法、智慧、修養才可以,明了“生”的問題,解脫“死”的問題,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生”不能明了,“死”就解脫不了,色身雖死,還要隨業在六道裡輪迴,承受苦果,人是帶著許多業而來,必須承受因與果的報,當一個個業由因而受果時,能一個個的去完成解脫,才能“了生脫死” ,《慈悲藥師寶懺卷中》:「是知懺悔之功,諸病心瘳之靈劑,了生脫死之奇方。」。

    簡介《西藏生死書》:全名《中陰聞教救度大法》,英文名稱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上師索甲仁波切作品,英文版於1992年出版,被翻譯成30種文字,在56個國家發行,台灣版由鄭振煌翻譯,於1998年由張老師出版社發行,在當時此書本在台灣掀起了一波前世今生臨終關懷的風潮,中陰是西藏描述死亡歷程的特殊狀態,佛教世界相信“輪迴觀”,《西藏生死書》是在輪迴的前提下,相信「人類有肉體之外的生命,死後依然存在,並且有知覺」,佛教世界很篤定:「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我們總有一天會死;其次,我們不知何時或如何死,而我們就把它當做藉口,延遲對死亡的正視。我們就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樣,蒙住眼睛以為別人看不到我們。」,《西藏生死書》是一本宗教與科學交會的書,索甲在書中引述了科學家對「生」的看法:「每一個次原子的互動,都包含原來粒子的毀滅和新粒子的產生。次原子世界不斷在生滅,質量變成能量,能量變成質量。稍縱即逝的形狀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了,創造一種永無盡期、永遠創新的實體。」索甲並告戒我們要學會放下:「學習生活就是學習放下,害怕放下是害怕生活,當能放下時,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會改變,越深刻,越寬廣。」

    作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出生於西藏,由本世紀最受尊敬的上師蔣揚欽哲仁波切養育成人,後來被上師認出是拖頓索甲的轉世,197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比較宗教學,1974年開始弘揚佛法,在歐美各國生活、教學二十多年,使他通達西方的心靈,傳法時深受聽眾的歡迎,發展出一套解說西藏佛法的方法。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 了生脫死”從因果上求解脫,醫治生死之病”~佛陀專治眾生無明、煩惱、迷惑之病

CCF20140512_00000.jpg    

了生脫死是從因果上求解脫,醫治生死之病佛陀專治眾生無明、煩惱、迷惑之病

CCF20140716_00005.jpg  

 

《西藏生死書》:全名《中陰聞教救度大法》,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上師索甲仁波切作品,中陰是西藏描述死亡歷程的狀態

   x.jpg  tibet-book-1.jpg

了生脫死是從因果上求解脫

020401.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

 

 

 

 

    西方三聖是指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造像上,三者皆在蓮座上,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

    創作構圖上,有三個天使造型的立牌,佇立在一塊圓形的圖案前面,身旁環繞著一些可愛活潑的人,有大人、青年、小孩各自進行他們活動,在三個天使造型的立牌上寫著“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字樣。

   簡介「西方三聖」:又叫「阿彌陀三尊」,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造像上,三者皆在蓮座上,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

    阿彌陀佛,梵語 Amitabha,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又義甘露(密教稱爲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衆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爲阿彌陀佛,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大勢至是梵文Mahasthamaprapta 的音譯,音譯「摩訶那缽」簡稱「大勢」、「勢至」,也有稱「得大勢」的,大勢至是佛教傳說中的一位大菩薩,據前引【悲華經】卷二稱,刪提嵐世界的吳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後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尼摩太子成了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幾乎沒有單獨供奉,一般都與觀音菩薩一起隨侍在阿彌陀佛的身邊,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寶瓶為標誌,而觀世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是以一小化佛(阿彌陀佛)為標誌。

    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文 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此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之意,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大勢至菩薩則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並不如觀世音菩薩,但在日本受到廣泛崇拜。

    簡介「阿彌陀佛」:名號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又稱為無量清淨佛、彌陀佛、甘露王如來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認為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方佛,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彌陀佛,而淨土宗則以專心信仰阿彌陀佛為其主要特色,在大乘佛教初期發展時,阿彌陀佛與東方妙喜國土的阿閦佛有同等地位,密宗以其為五方佛之一,為蓮花部主,主妙觀察智,但因為淨土宗的影響,在唐朝之後,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後期的中國佛教徒,多以藥師如來主消災延壽、阿彌陀佛主往生事。 

    簡介「觀世音菩薩」:又稱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思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早期的佛經中,多直接自梵語「Avalokiteśvara」音譯為「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竺法護和尚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們則譯為「觀自在菩薩」,「Avalokita」為「觀」,「iśvara」為「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故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今日的《般若心經》,傳統上以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當中有個「世」字,為了避諱,故當時將「觀世音菩薩」改稱為「觀音菩薩」,但其實「觀音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娑伐羅」(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可意譯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節日,此三大節日為誕辰、得道、出家,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簡介「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途,得無上力,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故稱大勢至,據《觀無量壽經》,祂恆念阿彌陀佛,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使人得到無上力量、威勢自在,接引眾生往生淨土,大勢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八大菩薩之一,因以念佛修行證果,被淨土宗奉為法界初祖,是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齊名的大菩薩,大勢至菩薩的造像,手持之法器多是以蓮花為主,亦多是頭戴天冠,而天冠中有寶瓶。

    據《悲華經》卷二稱,刪提嵐世界的無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後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而尼摩太子則成了大勢至菩薩,菩薩跟隨佛學法修菩薩行,經過許多階段之後,才可成佛,菩薩中經歷所有的階段達到最高位的菩薩,就是一生補處菩薩,只要結束菩薩生涯,在下一階段的生涯中就定可成佛,若以三尊的形式表現佛陀時,必有一生補處菩薩隨侍左右,且組合是一定的,阿彌陀佛其左右脅侍的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三位合稱「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影響要遠遜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幾乎沒有單獨供奉的,其形象據《觀無量壽經》載,身放紫金色光,法相與裝飾皆同於觀音菩薩,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定瓶為標誌,而觀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以一小化佛為標誌,作為阿彌陀來迎時的隨侍,觀音菩薩手拿金蓮台,大勢至菩薩則合掌,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左輔弼,合稱「西方三聖」。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

 

 CCF20140718_00004.jpg  

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

CCF20140718_00045.jpg

 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1258649952451_9.png

阿彌陀佛

  images.jpg     

觀音菩薩

imagesCAUTVVIG.jpg

大勢至菩薩

imaes.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即父母的家庭恩情、眾生的社會恩情、國土的國家恩情、三寶的宗教恩情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國王恩)、三寶恩,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有限,所以佛法說要報四種恩情即父母的家庭恩情、眾生的社會恩情、國土的國家恩情、三寶的宗教恩情。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置身於美麗湖水之中,有著天使般翅膀的女子,手上拿著一朵花要獻給坐在雲端之上彈著豎琴,也有著天使般翅膀的母親,樹葉旁有溫暖的月亮高掛著,湖面上波光淋漓倒映著光芒,在她們身旁寫著“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的字樣。

    簡介四恩: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國王恩)、三寶恩,分述如下:

   (一)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其中,母更有十德:(1)大地,所依之母胎(2)能生,經萬苦而生產(3)能正,調理五根(4)養育(5)智者(6)莊嚴(7)安隱(8)教授(9)教誡(10)與業,咐囑家業,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則謂,父母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我們的父母有現世父母和過去世的父母,過去世的父母,我們無法知道,但現世的人,縱使是孤兒,也由父母所生,並有人將其扶養長大,所以要報父母恩,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遺憾父母在世時未能盡孝,能夠于父母健在時,即已思及父母年邁,來日無多,必須好好照顧和孝順,“清明報恩佛七”,除了超度過去世的父母外,也要為現世的父母祈求健康。

   (二)眾生恩,系因一切眾生無始以來轉經百千劫,而於多生之中互為父母,故亦有恩,“眾生”可能是你的兒女、親友、部屬,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對我們的生命過程有過幫助的都是,曾替你解決問題,啟示過你,以致轉變了你的命運,就是你的貴人,因此,我們要報“眾生恩”,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視為恩人,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有限,佛法對任何一個人都視為“恩人”。

   (三)國土恩:也稱為國王恩,指國王統領山河大地,若失正治,則人無所依,若施以正化,則八大恐怖不入其國,以是因緣,得以成就能照、莊嚴、與樂、伏怨、離怖、任賢、法本、持世間、業主、人主等十德。今天我們能夠在此安居樂業,這都是國家的恩惠所賜,如果國家不安定,我們也不能平安度日,我們可以祈禱,使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報答國土恩的方法。

   (四)三寶恩:是指佛、法、僧三寶之不思議之恩,佛寶具足無上大功德田,無上大恩德,無足二足及多足眾生中之尊,如優曇花之千載難遇,於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圓滿世間及出世間之功德,並為一切義所依等六種微妙功德,依之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故稱佛寶不思議之恩。法寶有四種:(1)教法,能破無明、煩惱、業障等一切無漏之聲、名、句、文等(2)理法,論有、無之諸法(3)行法,戒、定、慧之行(4)果法,有為、無為之果,此四種法寶能引導眾生出離生死海,而達彼岸,三世諸佛皆依‘法’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盡未來際以利益眾生,故未得解脫之眾生更應深敬法寶,故稱法寶不思議之恩,僧寶有三類,即:(1)菩薩僧。(2)聲聞僧。(3)凡夫僧,成就別解脫戒,並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大眾開示聖道者,此三類僧寶亦稱真福僧,此外,尚有一類稱福田僧,即於佛之舍利、形像,及佛所制之戒,深生敬信,且能令自他皆無邪見,更能宣揚正法,讚歎一乘,又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時悔過犯、除業障者,以上四類僧寶皆恒利有情,心無暫舍,故稱僧寶不思議之恩,上述所論之四恩,皆通於世間及出世間。[教乘法數卷十三、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七、四恩孝順鈔]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

~即父母的家庭恩情、眾生的社會恩情、國土的國家恩情、三寶的宗教恩情

CCF20140718_00018.jpg   

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即父母的家庭恩情、

眾生的社會恩情、 國土的國家恩情、三寶的宗教恩情

CCF20140718_00057.jpg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則謂,父母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

imagesCAQEGPA2.jpg 未命名.pn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愛”欲愛、法愛”~《大智度論》中區分的小愛與大愛

 

 

 

 

   “二愛”即欲愛與法愛,凡夫愛念妻子,貪染五欲,稱欲愛,菩薩喜樂正法,欲使一切眾生皆至佛道,稱法愛,在原始佛教經論中出現的愛,主要是指貪求、渴欲、性愛等有染汙之愛,是煩惱產生的根源,大乘經論中有所謂的無染愛、善愛、慈愛等,包括對親人、師長之敬愛,以及關懷人類社會一切事物之廣大胸襟,而《大智度論》卷七十二有欲愛、法愛的區分:1.欲愛:指對妻子等的愛念所起貪欲,此為「小愛」2.法愛:慈愛一切眾生所表現的慈悲心,此為「大愛」,大乘經論中強調慈愛一切眾生為菩薩行。

    創作構圖上,有一身穿女僕服的女子,置身於異國風情的浪漫時尚巴黎街頭,腳上穿著溜冰鞋,一手拿著裝著飲料的托盤,正愉快的做著遞送飲料的工作,在她的前方有一顆揚起的愛心引導著,下方有街頭藝人與畫家和精品店,在他身旁寫著“二愛:欲愛、法愛”的字樣。

    簡介二愛:即欲愛與法愛,凡夫愛念妻子,貪染五欲,稱欲愛,菩薩喜樂正法,欲使一切眾生皆至佛道,稱法愛。

    簡介愛:或稱欲、慾、愛欲、貪愛、渴愛等,字面意思是十二因緣之一,因得到某種感受,對於外境產生需要,不放棄的念頭,希望能夠得到(),這是所有有情都會產生的基本衝動,在原始佛教經論中出現的「愛」,主要是指貪求、渴欲、性愛等有染汙之愛,可說是種種煩惱所以產生的根源,大乘經論中有所謂的無染愛、善愛或慈愛等,包括對親人、師長之敬愛,以及關懷人類社會一切事物之廣大胸襟,而《大智度論》卷七十二有欲愛、法愛的區分:1.欲愛:指對妻子等的愛念所起貪欲,此為「小愛」2.法愛:慈愛一切眾生所表現的慈悲心,此為「大愛」,大乘經論中強調慈愛一切眾生為菩薩行,此種無染汙的愛的本質,實與大乘菩薩道所特別強調的「慈悲心」或「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相等同,梵語「悲」原意為「呻吟」,後則由自己的病痛而引申為對他人的病痛與苦惱,有共感而生憐憫不忍之情,梵語「慈」從「友」而來,意指最深的友情,「慈」與「悲」兩者都是對他人無條件的關懷與愛謢,佛教將情愛,轉化為更具價值的宗教情感,《六祖壇經》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愛可概分為染污愛,與無染污愛,染污愛以貪為體,無染污愛以信為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愛”欲愛、法愛”~《大智度論》中區分的小愛與大愛

CCF20140718_00009.jpg   

二愛”欲愛、法愛”《大智度論》中區分的小愛與大愛

CCF20140718_00048.jpg

《大智度論》卷七十二有欲愛、法愛的區分

C019.gif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身如來”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三身為一體

 

 

 

 

    ”三身如來”即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如來是的十大稱號之一,”如來”就像來了一樣,如指真如,也有解釋作”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民間常以”如來”、 ”如來佛”專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即當時的印度悉達多太子,大乘佛教理論中佛具有的三種身所謂的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雖有法、報、化三身之別,仍是以法身為本,三身原為一體,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創作構圖上,有一身穿小丑服的男孩,身旁伴隨著音符,手舞足蹈的開心自在的跳著舞,在他身旁寫著“三身如來: 法身、報身、應身”的字樣。

    簡介三身如來:即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是諸法如如不變的真理,名法身如來,這不變的真理和行者的智慧融彙在一處,成妙功德,名報身如來,證得此真理,隨機應化,勝用無窮,名應身如來,法身如来是体,报身如来是相,应身如来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簡介「三身」: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三身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教,在印度教中信仰濕婆神的這一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後亦延用此三身的名相來為弟子解說佛法,破斥印度教、婆羅門教的三身說法不如實,佛的三身分述如下:

    一、法身:佛所證得無量功德,此法身不生不滅,無相無不相,為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諸佛及眾生各個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法身原義為真正的身體,又稱自性身,三身之一,指佛所證驗的超越的真理,遍及整個法界,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物質,沒有形象,也不會有形體或形狀,也是不可眼見的,法身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也沒有任何世間覺受感應的,即沒有意識及前五識的六塵覺受,法身是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本來清淨的,但含藏七轉識染污種子,是無形無相,肉眼不可見,因依事顯理故慧眼能見,能得以親證,《宗鏡錄》卷40:「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

    二、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三、應化身:又稱應化法身、化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如來:的十大稱號之一,如來就像來了一樣,如指真如,也有解釋作「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民間常以如來、如來佛專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即當時的悉達多太子,如來有兩層含意:1.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2.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取利益,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簡介如來藏:又稱如來胎, 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 所隱藏的本來清淨即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異名,如來藏梵語 tathagatagarbha,指隱藏於一切眾生貪嗔煩惱的身中、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此又稱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藏,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却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如《勝鬘經・法身章》曰: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藏與佛性為同一意義,佛性可說是佛的本質,或者說是佛的本性。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身如來”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三身為一體

10415607_808561819156051_147460023340291798_n.jpg   

三身如來”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三身為一體

10568796_831952103483689_7907796307586893780_n - 複製.jpg

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未命名.png 120818202627121.gif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想”集中意念觀想對象,與五大元素之境有關”~是佛教中瑜珈派的上乘功法

 

 

 

 

    觀想和冥想都是屬瑜珈的上乘功法,缺乏觀想與冥想的修持,很難達到瑜珈八部功法的禪那(dhya’na)和三摩地(sama’dhi),“觀想”是集中心念观想某一对象,可以对治贪欲等妄念,或为进入正观而修的一种方便观。集中心意念觀想某一對象,可以對治貪欲等妄念,進入正觀的一種功法,“ 觀 ”和“ 想 ”兩種不同的概念,是先利用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第三個“想”的功能,想純熟了,在第六“識”帶質境中呈現出“觀”的境界,觀想是用心靈的不同層次來作用,與五大元素有關,觀想是著“境”,仍有相對性,觀想和神經叢、腺體和次腺體及明確的觀念有關,觀想的基礎是觀念。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女孩輕鬆自在獨自坐在月明,繁星點點的山坡上,身旁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白兔,手上拿著汽球在開心的玩耍著,在她的旁寫著“觀想”字樣。
    簡介觀想(Ideation):是集中心意念觀想某一對象,可以對治貪欲等妄念,進入正觀而修的一種方便觀,觀是指眼根含眼識、想指第六識為主的思想,就是以眼睛觀看某境界同時由心中起想,“ 觀 ”和“ 想 ”兩種不同的概念,先“想”,專一自然就“觀”,是先利用“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第三個“想”的功能,想純熟了在第六“識”的帶質境中呈現出“觀”的境界,再融通於第八“識”的”大圓鏡智”,就可達到不觀而觀,觀而不觀之境,想念專一、心一境性時達到“精思入神”之境,“觀”境現前,意根中的概念,就呈現出影像,觀想中的境要簡單明白,不可太煩複,還要得諸佛加持,否則會是意識的妄想,“觀想念佛”出自宗密之普賢行願品疏鈔四種念佛之一, 即端正身心,觀想佛身相好莊嚴,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卷十、坐禪三昧經卷上載,若於佛之三十二相,專觀其中一相,能滅九十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數劫之生死重罪,若觀其全身相好,須端坐正受,繫念佛身,莫念地、水、火、風等諸餘法,常念佛身,見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可滅除無量劫之罪,此外,又有一相觀、多相觀、全相觀之別,觀想若以心入禪定的深度,可以分為三類:1.由空性起觀:此必須能入空性、並安住空性相當長時間、由「無作意」起想、這是佛、妙覺等高界位菩薩的境界。2.由無色界起觀:這是初地菩薩以上到等覺以下菩薩所用者。3.由色界或欲界起觀:這是外道與凡夫都採用的觀想法。4.無色界起觀:想之第六識是在第六識的「上緣」,即接近第七識者,色界起觀在第六識的中或下段,欲界起觀則是前五識、例如天眼通等。
    觀想的功用可略分如下:(1)放鬆身、心,調整呼吸(2)了解身、心覺受,包括對情緒的覺察(3)調整身、氣與心靈(4)增進潛意識學習力(5)增進對人事時空物與宇宙萬象的覺受力(6)提昇與擴展心靈(7)經由深層的覺知與心靈的提昇,而開發出對人事時空物的大愛。
    簡介冥想(Meditation):心性鍛鍊法,在瑜伽裡經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則稱為打坐,在佛教也可稱為坐禪,大致可分為兩種作法,一為將注意力集中一處不動,例如集中於身上脈輪、咒語或身前的燭火等等,二為心裡觀想特定圖案景象維持不動,如複雜的曼陀羅圖案,有次序的顏色景象變換以及上師神明圖案等等,通常必須先於第一作法得到成果,再進行第二種作法,道家也有「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積精全神」、「守一」、「心齋」、「坐忘」之類的冥想方法。冥想是專注的思考並和一些精細重要的人腦細胞結合,冥想嘗試著讓「我覺」和主體化的形式一致,冥想的標的是與主體的結合有關,所以他的標的必須是超越人、事、時、空、物,是超越心靈的層次是與標的合一,冥想與某種理念有關,對心智和靈性的平行相應狀態,秉持的心理概念稱為理念,冥想的基礎是理念。
    簡介觀想與冥想之異同:觀想和冥想都是屬瑜珈的上乘功法,缺乏觀想與冥想的修持,很難達到瑜珈八部功法的禪那(dhya’na)和三摩地(sama’dhi),觀想和冥想要修煉好,有賴於瑜珈體位法、呼吸控制法、感官回收和集中的基礎功夫,一個人的心理波流與觀想及冥想有關聯,冥想是專注的思考並和一些精細且重要的人腦細胞結合,觀想是用心靈的不同層次來作用,但冥想則是超越心靈的層次,觀想是與五大元素有關,但冥想的標的是與主體的結合有關,所以他的標的必須是超越人、事、時、空、物,觀想仍存在著“境”,且“境”仍在相對裡,冥想則是與標的合一,且“境”是無對待的,冥想與某種理念有關,而觀想則和神經叢、腺體和次腺體及明確的觀念有關,觀想的基礎是觀念,而冥想的基礎是理念。
    簡介《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根本大論,也是佛教行者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瑜伽意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瑜伽師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講述傳授瑜伽諸法之師,即「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地,以瑜伽師用一切法為依緣故」,也就是說,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用來修行、觀行乃至講述傳授的依止,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尊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前身。
《瑜伽師地論》作者,相傳為無著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此論並傳述後世,漢傳譯本中最完善完整的是玄奘法師於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間,在東都弘福寺翻譯者,共一百卷,相傳一百卷,由戒賢論師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那蘭陀寺,為玄奘大師一共講授了三遍,玄奘大師跟他學習了三遍,講了三次,第一次是講了十五個月,第二次講了九個月,第三次就無相關記載時間,在玄奘漢譯之前,另有部分譯本:1.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2.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以上兩譯均相當於奘師百卷譯本中《本地分•菩薩地》。3.曇無讖另譯有《菩薩戒本》一卷,相當奘譯《本地分•菩薩地•戒品》。4.陳朝真諦譯《十七地論》,共五卷,相當於瑜伽師地論的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5.《決定藏論》相當於玄奘譯《攝抉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本論的組織,共有五分,以本地分為中心所在,其餘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詳細補充說明,
   《瑜伽師地論》是為了平等利益有情,令三界有情「有種性或無種性」,即不論想成佛者或是不想佛只想修人天善福者,依照此論修行都可各獲己益,令具有「菩薩心性修行者」能遍於諸乘之文義行果,生起善巧便的智慧、斷除一切障礙、修學一切善法、證佛菩提,窮未來際,自利利他永無止盡,故本論是佛教修行者,欲修行邁向成佛之道所必須依循的根本大論,亦是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取經求法之最大要因,《瑜伽師地論》可以說是最全面、有次第的介紹佛學與佛法,它並非佛學概論,而是一部很詳細、很深入性開示佛法的論典,這部根本論含蓋三乘理事圓融的修行次第,如此才能圓滿佛道52位階的修證,範圍函蓋「害怕生死轉迴、急於解脫出離三界」的聲聞小乘佛法、緣覺的中乘佛法 以及「不畏生死、行菩薩道上求下化」的菩薩所修的大乘佛法都在內,因為眾生對於修學佛法的發心根器不同,而有三乘菩提的差異,如此對於深習佛法,尤其是對於修行這件事,特別是在佛菩提道與解脫道這兩方面,更能夠符合佛所說的唯一佛乘析出三乘菩提的原理,符合佛所說的正知正見,能夠通達修行的這條道路。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想”集中意念觀想對象,與五大元素之境有關”~是佛教中瑜珈派的上乘功法

CCF20140512_00011.jpg    
觀想”集中意念觀想對象,與五大元素之境有關”是佛教中瑜珈派的上乘功法

CCF20140717_00004.jpg  


觀想念佛”出自宗密四种念佛之一,端正身心,觀想佛身之莊嚴

DJAP0L-A59222822000_4e9f8901c154c.jpg  未命名.pn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種資糧為”福德、智德、先世、現法”~《瑜伽師地論》舉出修行所具備四種必需的資本

 

 

 

 

    四種資糧為”福德資糧、智德資糧、先世資糧、現法資糧”,資糧為必需品之意,佛教將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四種資糧出自《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舉出修行的四種資糧:(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於今生獲得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三)先世資糧,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四)現法資糧,乃今世修習之福智資糧,謂於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儀。

    創作構圖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老鼠,手上拿著一根長長的棍棒,連接到天上的月亮,在月明星稀的山坡上,有兩棵枯木佇立著,在牠旁邊有一塊用美麗孔雀羽毛組成的田地,另外一旁有個愛心圖樣,在牠的旁寫著“四種資糧:福德、智德、先世、現法” 。

    簡介四種資糧:資糧為必需品之意,佛教將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四種資糧出自《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修行必須儲備四種資糧:
一、福德資糧:是由宿世修行各種福德,在今生獲得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
二、智慧資糧:是由宿世修習智慧,而在今生得到聰慧明敏,解了法義。
三、先世資糧:是由宿世積集善根,在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
四、現法資糧:是今世修習之福智資糧,於今世有善法,因而善根成熟。

    簡介《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根本大論,也是佛教行者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瑜伽意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瑜伽師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講述傳授瑜伽諸法之師,即「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地,以瑜伽師用一切法為依緣故」,也就是說,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用來修行、觀行乃至講述傳授的依止,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尊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前身。

   《瑜伽師地論》作者,相傳為無著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此論並傳述後世,漢傳譯本中最完善完整的是玄奘法師於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間,在東都弘福寺翻譯者,共一百卷,相傳一百卷,由戒賢論師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那蘭陀寺,為玄奘大師一共講授了三遍,玄奘大師跟他學習了三遍,講了三次,第一次是講了十五個月,第二次講了九個月,第三次就無相關記載時間,在玄奘漢譯之前,另有部分譯本:1.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2.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以上兩譯均相當於奘師百卷譯本中《本地分•菩薩地》。3.曇無讖另譯有《菩薩戒本》一卷,相當奘譯《本地分•菩薩地•戒品》。4.陳朝真諦譯《十七地論》,共五卷,相當於瑜伽師地論的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5.《決定藏論》相當於玄奘譯《攝抉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本論的組織,共有五分,以本地分為中心所在,其餘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詳細補充說明,
   《瑜伽師地論》是為了平等利益有情,令三界有情「有種性或無種性」,即不論想成佛者或是不想佛只想修人天善福者,依照此論修行都可各獲己益,令具有「菩薩心性修行者」能遍於諸乘之文義行果,生起善巧便的智慧、斷除一切障礙、修學一切善法、證佛菩提,窮未來際,自利利他永無止盡,故本論是佛教修行者,欲修行邁向成佛之道所必須依循的根本大論,亦是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取經求法之最大要因,《瑜伽師地論》可以說是最全面、有次第的介紹佛學與佛法,它並非佛學概論,而是一部很詳細、很深入性開示佛法的論典,這部根本論含蓋三乘理事圓融的修行次第,如此才能圓滿佛道52位階的修證,範圍函蓋「害怕生死轉迴、急於解脫出離三界」的聲聞小乘佛法、緣覺的中乘佛法 以及「不畏生死、行菩薩道上求下化」的菩薩所修的大乘佛法都在內,因為眾生對於修學佛法的發心根器不同,而有三乘菩提的差異,如此對於深習佛法,尤其是對於修行這件事,特別是在佛菩提道與解脫道這兩方面,更能夠符合佛所說的唯一佛乘析出三乘菩提的原理,符合佛所說的正知正見,能夠通達修行的這條道路。
    簡介瑜伽行唯識學派:又稱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唯識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法相宗,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其中中觀學派被稱為「空宗」、「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印順法師稱唯識學派為虛妄唯識系,藏傳佛教稱唯識學派為廣見派、廣大行派,瑜伽意為相應,即是在禪定修行中心境相應,是印度教中修行方法之一,根據《薄伽梵歌》,瑜伽是一種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梵我)的修行方法,在古印度宗教中,由奧義書與薄伽梵歌傳統,發展出瑜伽派、勝論派與數論派等,佛教沿用此名,作為禪定或止觀的代名詞,所謂瑜伽行,就是修行種種禪定觀行,其中最常用者為小乘部派所修之數息觀與不淨觀,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唯識學派的前身,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中,出現被稱為瑜伽師的流派,隨後出現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創始祖師相傳為彌勒,隨後為無著繼承,創立唯識學派,無著與彌勒之間的傳承情況並不清楚,古代相傳彌勒即是彌勒菩薩,無著在禪定中上升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學,回世間後,著《瑜伽師地論》,此論也被認為是瑜伽行唯識派建立的根本論,唯識學派的主要理論有阿賴耶識、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等。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種資糧為”福德、智德、先世、現法”~《瑜伽師地論》舉出修行所具備四種必需的資本

10362831_808561839156049_524080090962222932_n.jpg  

四種資糧為”福德、智德、先世、現法”~《瑜伽師地論》舉出修行所具備四種必需的資本

10342994_831041913574708_7441264919214368744_n - 複製.jpg  

佛教將必需品之資糧,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

未命名.png 2012200198539b.jpg

藏傳佛教有所謂供養上師的資糧田

art-fom-osg.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大圓滿法~佛教最高的佛法、藏傳佛教最高層次的法

 

 

 

 

    藏傳佛教有四種不同層次的修行方法,“大圓滿法”是最高層次的法,是普賢王如來的教法,是最高的佛法,密法的精髓,成佛的訣竅,藏語叫做”佐巴欽波“,“大圓滿法”主要講見自己的本心,“大圓滿法”認為輪迴、涅槃、外面的世界、一切眾生等萬事萬物,都是心的現象,輪迴涅槃、生和死、佛和眾生,就在心中。

大圓滿是寧瑪派的核心法門,特指無上阿底瑜伽口訣部的教法,

寧瑪派認為大圓滿傳承由蓮華生與無垢友傳入西藏,大圓滿是指心靈的一種自然、原生的狀態,以及能夠透徹認識這種狀態的一種思維體系,依據關於大圓滿的文獻,它是達到解脫境界的最高及最具決定性的途徑,大圓滿法門可分為心部、界部、要門部幾種。

西藏地區的苯教也有吸收了佛教的概念後,最高法門亦稱為大圓滿,內容與寧瑪派的大圓滿完全不同,詳情請見大圓滿(苯教)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戴著帽子的女士,雙手合掌放在胸前,站在湖光山色的山丘上,神情虔敬自若地看著遠方,身旁邊有兩棵小樹伴隨著,旁寫著“大圓滿法”的字樣。

    簡介大圓滿法:藏傳佛教有四種不同層次的修行方法,“大圓滿法”是無上密的法,是最高層次的法,大圓滿法這個詞在藏文中的原意即為『偉大的完美』,它所指的是每一個體的本初狀態,而非一種超越現實的境界,一旦俱備了關於自身真實本性的認知,我們便可不再受到牽制,隨之而產生的一切體驗都是我們原始狀態的本體莊嚴,有關自解脫的認知是修行“大圓滿法”的基礎,所謂『大圓滿修行者入非禪定之禪定』,“大圓滿法”跟空性是通的,“大圓滿法”是心的層次,心要非常沉靜沒有任何雜念,並得如來加持,教“大圓滿法”的根本知見佛性、空性如來藏。“大圓滿法”是普賢王如來的教法、是最高的佛法、密法的精髓、圓滿成佛的訣竅,“大圓滿法”藏語叫做”佐巴欽波“,是佛教的最高法門,“大圓滿法”並不認為佛高眾生低,「 」和「眾生」的不同處只在於「覺」和「迷」,行者其實離佛境非常接近,每一刻都有機會明心見性,眾生只是不識實相,自迷自縛而枉受輪迴,依據《法海》記載:想見自心本來面目的人,必要修“大圓滿法”, “大圓滿法”主要講見自己的本心,就是心的本性 ,由於我們凡夫的心從無始以來被俱生無明所遮蔽,被煩惱擾亂、痛苦折磨,所以才見不到自心,按照“大圓滿法”來講:輪迴、涅槃、外面的世界、一切眾生等萬事萬物都是心的現象,輪迴涅槃、生和死、佛和眾生就在心中。大圓滿法歷史悠久,于唐代傳入西藏,歷經滅佛劫難,其心髓又由掘藏師從岩洞中掘出,18世紀,在龍欽巴尊者的加持下,晉美林巴尊者打開了《龍欽寧提》的意伏藏,從此《龍欽甯提》成為最受歡迎的寧提法本,在藏地得到廣泛傳播,大圓滿法囊括了佛陀所說的所有教言,而寧提更是大圓滿的精髓,是最便捷、最徹底的成佛之法,寧提分徹卻和妥噶兩大主修法門,徹卻在頓悟中成佛,使心獲得解脫,妥噶則使身化虹光,成就不死虹身。

   大圓滿法修習方法有:

一、大圓滿瑜珈:

   1.生起次第:內容有麻哈瑜珈(屬生起次第)與阿努瑜珈(屬圓滿次第)。目的是要修本尊生起(生起次第),因修到本尊生起就比較接近賓士車等級,有好的條件可以修行,且本尊可以做很多渡生的工作,福報(資糧)就慢慢增加。修大圓滿法是本尊在修行,先觀自己是本尊,再用本尊修大圓滿法,屬於資糧位的修行,觀本尊生起最重要還是要得佛加持利益。

   2.圓滿次第:即修氣、脈、明點。主要是修身,人有身(所用)、心(功用)二部份。身有很多障礙,包括精神身、氣身、肉身、介面,是過去累生以來的記憶,眾生是因為身不一樣而有六道不同的眾生。密教因為要修神通所以要把身修好,沒有身則無法修神通。修好圓滿次第要很多金剛、護法幫忙及佛菩薩、如來加持,身心修好則清淨心就越好,修行就很容易了。在生起次第本尊只有精神身,到圓滿次第精神身與肉身結合,肉身可以顯現神通,不需要非常深入的禪定,可以渡生做很多事。藏傳佛教的修行法,都是先修生起次第,接著修本尊法,以本尊法渡生,再修圓滿次第,有這些次第後再去修大圓滿法。大圓滿法是正行法,生起及圓滿次第則是前行法,是預備工作。  

二、「三種禪定的教導」:目的是要放下萬緣雜念修禪定,才有辦法修大圓滿法:

   1.大樂禪定之教授:教導如何氣入中脈生起大樂(妙樂)。觀中脈底下生火宮(火大),類似神道教觀丹田,觀火苗滋長,火發很久之後熱氣會到頂上(水大),火大上升碰到水上會產生清涼的意識心,會傳遍全身,此時什麼都不要想,安住在清涼快樂之中,這叫「大樂教授」。這需學很久且需佛力加持,火大才升得起來。拙火上升有的人會很熱,會受不了滾來滾去,但消業障會很快,有的人只像生病發燒一樣。藏傳佛教很多都是佛菩薩教導,為何如此做,只能說「法爾如是」。

   2.光明教授:教導如何得光明,修火大、虹身虹化都與光明有關,觀自身的中脈、左右脈,人有三脈五輪,氣脈的數目(微細脈)與細胞差不多,左右脈的頂端接鼻孔,底部在會陰與中脈交會,中脈頂端像喇叭,另外觀鼻孔吸五色氣(紅綠白黃藍),這在修虹身是很重要的,他代表五智,是要把凡夫的氣脈轉為智慧氣,即觀氣(五色氣)入中脈,經佛力加持將凡夫的氣轉為智慧氣,氣入中脈會顯現成就相(十如幻相:晴空、明點、雲霧、星光、月光、煙氣、螢火、燭光之相),十幻相只要有一種即可,再觀五色光照遍全身,這叫做光明教授。

   3.無念教授:沒有念頭(意識心)的教導,月輪的出現,「無念」是最重要的,先觀想中脈頂上「阿」字放光,即先吸一口氣呼「哈」幾十聲,然後跟著哈觀氣往上走,身心放鬆跟著往上走到很遠的地方,到無念開悟裏去,也可觀山河大地或月亮(類似觀月輪)。    

   三、修大圓滿心髓:是真正的大圓滿法,是紅教的二個主要修行方法:

   1.修虹光身:生命無限、觸之無物,是五色彩虹的身體,轉化身體變虹光身,可以百千萬年長存,像蓮花生大士,西藏有很多虹身成就者,達摩也是虹身,

   2.修虹化:「虹化」-往生時靠火大的力量現高溫把身體燒掉,只剩下頭髮與指甲,「虹化身」-往生時靠火大的力量,把身體水份都蒸發掉,類似烤乾縮得很小,是處理往生很好的方式。  

   簡介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流派之一,由於該派的僧人均戴紅色僧帽,俗稱為「紅帽派」或「紅教」,寧瑪派吸收了許多苯教神祇宗教儀式,寧瑪藏語音譯,是古、舊的意思,在各派中歷史最久,教理從公元8世紀時傳下來,形成於公元11世紀,寧瑪派與西藏本土的苯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尊奉蓮花生大士為其始祖,其教義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謂「大圓滿法」,認為人的心體本質上是純潔的,通過修法把心體安置於一個理想的境界,就成佛了,它所傳承的教法主要是前弘期傳譯的密法,故稱為「舊派」,寧瑪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裏,九乘包括:

1.顯三乘〈一聲聞,二縁覺,三菩薩〉、顯密也必須學習的共三乘。

2.外密三乘(四事乘,五行乘,六瑜伽)和3.內密三乘(七大瑜伽乘,八無比瑜伽,九無上瑜伽) ,在以上諸傳承教法中,寧瑪派最注重的教法是大圓滿,特指無上阿底瑜伽口訣部

    大圓滿傳承歷史中,大圓滿的傳承是:

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報身佛金剛薩埵五方佛等。

噶拉多傑 (Garab Dorje-義為勝喜金剛),將大圓滿法由佛界帶到俗世。

文殊友 (Manjushrimitra-又翻譯為妙吉祥友、藏音蔣巴些)。

詩列星哈 (Sri Singha-義為吉祥獅子)。

蓮華生大士無垢友 (Vimalamitra),將大圓滿法帶入西藏,流傳至今。

龍欽巴尊者之前的藏地祖師:

赤松德贊

伊喜嘉措

噶瓦白澤

覺若魯伊堅參

相益西德

三素爾素爾波且素爾瓊喜饒札巴素爾釋迦桑格

毗盧遮那

榮素班智達 (Rongzom Mahapandita,1012–1088)。

龍欽巴 (Longchen Rabjampa ,1308-1364)。

當代人物因中國宗教政策的緣故,除喇榮五明佛學院外,多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傳法:

敏林赤千仁波切 (Minling Trichen Rinpoche)

敏卓林堪千仁波切(Mindrolling Kenchen Rinpoche)

敏卓林闊千仁波切(Mindrolling khochen Rinpoche)

白瑪曲英喬達爾仁波切 (1920—1997)。

祖古烏金仁波切 (Tulku Urgyen Rinpoche,1920-1996)。

楚西仁波切 (Trulshik Rinpoche,1924-2011/09)。

達龍哲珠仁波切 (Taklung Tsetrul Rinpoche,Shedrup Trinlé Nyinjé Zangpo,1926-)。

四世多竹千仁波切 (Fourth Dodrupchen Rinpoche,Tubten Trinlé Pal Zangpo,1927-)。

晉美彭措 (1933-2004)。

白玉貝諾仁波切 (卓望貝瑪諾布圖登諾布卻吉劄揚,Penor Rinpoche,1932-2009)。

白玉拉祝仁波切 (拉祝貝瑪噶旺滇津),Lhathl Ripoche,1968-)。

索甲仁波切 (Sogyal Rinpoche,《西藏生死書》作者,1947-)。

索達吉 (1962-)。

卓千仁波切 (Dzogchen Rinpoche,1964-)。

竹慶本樂仁波切 (Dzogchen Ponlop Rinpoche,1965-)。

雪謙冉江仁波切 (Shechen Rabjam Rinpoche,1966-)。

    簡介佛法共法:共法者又作共功德,指佛所具有之無量功德中,與其他聖者、異生所共通之功德法,稱為共法,如佛無量功德中之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三法,阿羅漢等亦可得之,而五通、四靜慮等法,凡夫亦可得之,然此等功德法,雖與其他聖者等所共通,但以佛之功德最為殊勝自在,此外,一般共通之法則,亦稱共法,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共法?」佛告善現:「謂世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善現!此等名共法。何以故?共異生故。」

    簡介佛法不共法: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薩所具足,而凡夫與二乘所無之殊勝特質,在大小乘諸經論中,於此不共法頗有異同之說,一般係將佛之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稱為「十八不共法」。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大圓滿法~佛教最高的佛法、藏傳佛教最高層次的法

CCF20140512_00009.jpg  

大圓滿法~佛教最高的佛法、藏傳佛教最高層次的法

CCF20140716_00009.jpg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流派之一,其最特別的就是”大圓滿法

TC001.jpg  imagesCA23DDOT.jpg

大圓滿法在藏文中為『偉大的完美』之意,指每一個體的本初狀態

  imagesCAQTVPD9.jpg    3079_P_1263779964496.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種自在”觀境自在、作用自在”~菩薩所有的兩種自在

 

 

 

 

    二種自在指觀境自在、作用自在,據華嚴經疏卷六載:(一)觀境自在,指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圓融自在。(二)作用自在,指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而得自在。自在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自在人。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戴著眼鏡的男士,神情自若地,一手托著腮,一手放在胸口上,旁邊有株蓮花根部朝上,被澆著水灌溉著,旁寫著“二種自在:觀境自在、作用自在”的字樣。
    簡介二種自在:指觀境自在、作用自在,菩薩所有的兩種自在: 觀境自在、作用自在,據華嚴經疏卷六載:(一)觀境自在:指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圓融自在。(二)作用自在:指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而得自在。

    簡介自在: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自在人,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種類:

(一)菩薩所有的兩種自在:1.觀境自在2.作用自在

(二)第八不動地以上菩薩所具有的四種自在:1.無分別自在2.剎土自在(亦作淨土自在)3.智自在(第九善慧地)4.業自在(第十法雲地)另說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

(三)五種自在:1.壽命自在2.生自在3.業自在4.覺觀自在5.眾具果報自在。

(四)如來法身具足八自在:1.能示現一身為多身2.示現一塵身而充滿大千世界3.大身輕舉遠到4.於一土而化現無數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無法想7.說一偈義而經無量劫8.身遍諸處而猶如虛空。

(五)行六波羅蜜可成就十種自在:1.命自在2.心自在3.財自在4.業自在5.生自在6.願自在7.信解自在8.如意自在9.智自在10.法自在。

    簡介十種自在:

一、命自在,菩薩得長壽慧命,經無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間,無有障礙也。

二、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之大三昧,遊戲神通,而無障礙也。

三、資具自在,菩薩能以無量珍寶種種資具嚴飾一切世界,清淨無礙也。

四、業自在,菩薩隨諸業,應時示現,受諸果報,無障礙也。

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也。

六、解自在,菩薩勝解成就,能示現種種色身,演說妙法無障無礙也。

七、願自在,菩薩隨願欲,於諸剎中應時出現,成等正覺,無障無礙也。

八、神力自在,菩薩神通廣大,威力難量,於世界中示現變化,無障無礙也。

九、法自在,菩薩得大辯才,於諸法中廣演說無邊法門,無障無礙也。

十、智自在,菩薩智慧具足,於一念中能現如來之十力無畏,成等正覺內無障無礙也,見華嚴經三十八,又,此十自在名為十明,以十自在之作用明了故也,故別譯之本業瓔珞經中為十明。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二種自在觀境自在、作用自在”~菩薩所有的兩種自在

CCF20140703_00003.jpg  

二種自在:觀境自在、作用自在

  CCF20140714_00000.jpg  

做任何事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為諸佛及菩薩所具之功德

hf134pic3-1.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無常”念念無常、相續無常”~一切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

 

 

 

    ”二無常”即”念念無常”和”相續無常”,念念無常是指一切有為之法,念念生滅而不停住也,相續無常是指若干期限中相續之法,終必壞滅也,如人命之死,燈火之滅,《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謂無常有”念念無常”、 ”相續無常”二種︰(1)念念無常︰指念念剎那具生、住、異、滅四相,變化不斷。(2)相續無常︰指一切有為法在一期相續上,有生、住、異、滅四相之生滅遷流。

    創作構圖上,在一座廟宇旁有一個小和尚盤腿坐在地上,正在掩面大哭,遠方有個出家行者,擺著手正離他而去,旁寫著“二無常:念念無常、相續無常”的字樣。
    簡介二無常:即念念無常和相續無常,念念無常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念念生滅而不停住,相續無常是說相續之法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最終還是要歸於壞滅,如人命的死亡及燈火的熄滅是,《阿含經》中記載,與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必須藉緣而生,有生之法終必壞滅,是無常之法,在部派佛教時期,對於無常有一種解說,強調必須透過剎那生滅中知無常,對此稱之為「剎那無常」,從其相續不斷,稱之為「相續無常」。

    簡介無常: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皆有生、住、異、滅的過程,世間萬物及一切有為之法,終將變異,無常存者,從因緣法的角度,說明諸法是因緣生,由於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無常”為佛教三法印之一,指一切有為法即世間所有的事相,都是因緣假合而成,有生、住、異、滅四相,均為剎那生滅,流變不住,所以稱為無常,《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雲:「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涅槃經》卷一雲:「身是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又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雲有兩種無常:一為念念無常,指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一為相續無常,指一切有為法在一期相續上的生滅,如人壽命有時而盡《另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則言有十二種無常之相:非有相、壞滅相、變異相、別離相、現前相、法爾相、剎那相、相續相、病等相、種種心行轉相、資產興衰相、器世成壞相等《顯揚聖教論‧無常品》則雲有無性無常、失壞無常、轉異無常、別離無常、得無常、當有無常六種;另則有剎那門、相續門、病門、老門、死門、心門、器門、受用門等八種無常。總之,從有為法的性相加以分析,其本質都是遷滅不住的。佛教認為,只有出離生死的輪迴,才能擺脫無常之苦而達到涅槃的寂靜《辯中邊論》曾就三性而有種種無常之分別:即依照遍計所執性,而有無性無常、無物無常;依他起性,而有生滅無常、起盡無常;圓成實性,而有垢盡無常、有垢無垢無常。案遍計所執性是隨心識分別之作用而生;依他起性則是本無自性,不能作主,只能依條件制約而生。凡此都是緣生的有為法,只有圓成實性,將緣生不住的現象轉化為無取無分別的對象,才能證得一切法空,不為無常所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就記載佛陀入滅時,告誡弟子的無常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只有超越生滅流轉的世界,才能獲得寂靜永恆的真理。

   《阿含經》中記載,與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必須藉緣而生,有生之法終必壞滅,是無常之法,在部派佛教時期,對於無常產生了一種解說,強調必須透過剎那生滅中知無常,對此稱之為「剎那無常」;或從其相續不斷,稱之為「相續無常」,大乘佛教闡述,《金剛經》的「無常」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於「無常」的描述是有設定範圍的,指的是「現象界的一切有為法」,將一切法執為無常者,即墮斷見,「一切法」有二種: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指的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器世間山河大地等,“無為法”指的是涅槃,涅槃「非常非非常」,一切有為法都有生滅變化,它甚至無法在短暫的剎那間保持同一個狀態,有為法呈現生住異滅的四個相,隨著時間的遷流而幻化出不同的樣子,一切現行諸法都只是短暫停留,立刻壞滅,人的思緒受想行識遇境,則執取為有,並與執取的對象緊密相連,然而生命現像是剎那生滅相,眾生顛倒夢想,將“無常執常,苦執為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即所謂的“常樂我淨”。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無常”念念無常、相續無常”~一切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

CCF20140703_00000.jpg  

二無常:念念無常、相續無常

CCF20140713_00000.jpg  

 

四念處中也有無常之說

 A01-024.jpg  

無常是人生的本質

1014068_687074277997621_617719249_n.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瑜伽師地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瑜伽師地論》是印度佛教論書,又称《瑜伽论》、《十七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最大原因。又稱《瑜伽論》、《十七地論》,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論書,也是佛教行者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瑜伽師是自作修行,講述傳授瑜伽法之師,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尊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前身,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後釋其義於印度阿瑜陀國說法堂,約七世紀中,玄奘大師歷險,赴那爛陀寺,受教於戒賢論師,嗣後譯為百卷之論,本論統攝大、小乘教義,亦為大乘唯識學派重要典籍,結構分五:〈本地分〉、〈攝決擇分〉、〈攝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以〈本地分〉為主體,後四分攝屬之,今此所出即〈本地分〉,百卷論文中之前五十卷,內含十七地,詳釋三乘境、行、果,修道資糧及次第,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漢傳佛教以此經為彌勒所造慈氏五經之一,藏傳佛教傳統上認定此論的作者為無著。
    創作構圖上,在山頂上有一個女子,用手抓住自己一條後翻的腿,金雞獨立的正在練著瑜伽,天空上有一朵雲,雲的旁邊出現了一張大大的佛陀閉著眼睛的臉,,旁寫著“瑜伽師地論”的字樣。
    簡介《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根本大論,也是佛教行者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瑜伽意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瑜伽師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講述傳授瑜伽諸法之師,即「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地,以瑜伽師用一切法為依緣故」,也就是說,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用來修行、觀行乃至講述傳授的依止,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尊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前身。

   《瑜伽師地論》作者,相傳為無著經由禪定,上升至兜率天親自從學於彌勒菩薩,從彌勒處得到此論並傳述後世,漢傳譯本中最完善完整的是玄奘法師於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間,在東都弘福寺翻譯者,共一百卷,相傳一百卷,由戒賢論師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那蘭陀寺,為玄奘大師一共講授了三遍,玄奘大師跟他學習了三遍,講了三次,第一次是講了十五個月,第二次講了九個月,第三次就無相關記載時間,在玄奘漢譯之前,另有部分譯本:1.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2.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以上兩譯均相當於奘師百卷譯本中《本地分•菩薩地》。3.曇無讖另譯有《菩薩戒本》一卷,相當奘譯《本地分•菩薩地•戒品》。4.陳朝真諦譯《十七地論》,共五卷,相當於瑜伽師地論的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5.《決定藏論》相當於玄奘譯《攝抉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本論的組織,共有五分,以本地分為中心所在,其餘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詳細補充說明,
   《瑜伽師地論》是為了平等利益有情,令三界有情「有種性或無種性」,即不論想成佛者或是不想佛只想修人天善福者,依照此論修行都可各獲己益,令具有「菩薩心性修行者」能遍於諸乘之文義行果,生起善巧便的智慧、斷除一切障礙、修學一切善法、證佛菩提,窮未來際,自利利他永無止盡,故本論是佛教修行者,欲修行邁向成佛之道所必須依循的根本大論,亦是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取經求法之最大要因,《瑜伽師地論》可以說是最全面、有次第的介紹佛學與佛法,它並非佛學概論,而是一部很詳細、很深入性開示佛法的論典,這部根本論含蓋三乘理事圓融的修行次第,如此才能圓滿佛道52位階的修證,範圍函蓋「害怕生死轉迴、急於解脫出離三界」的聲聞小乘佛法、緣覺的中乘佛法 以及「不畏生死、行菩薩道上求下化」的菩薩所修的大乘佛法都在內,因為眾生對於修學佛法的發心根器不同,而有三乘菩提的差異,如此對於深習佛法,尤其是對於修行這件事,特別是在佛菩提道與解脫道這兩方面,更能夠符合佛所說的唯一佛乘析出三乘菩提的原理,符合佛所說的正知正見,能夠通達修行的這條道路。
    簡介瑜伽行唯識學派:又稱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唯識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法相宗,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其中中觀學派被稱為「空宗」、「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印順法師稱唯識學派為虛妄唯識系,藏傳佛教稱唯識學派為廣見派、廣大行派,瑜伽意為相應,即是在禪定修行中心境相應,是印度教中修行方法之一,根據《薄伽梵歌》,瑜伽是一種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梵我)的修行方法,在古印度宗教中,由奧義書與薄伽梵歌傳統,發展出瑜伽派、勝論派與數論派等,佛教沿用此名,作為禪定或止觀的代名詞,所謂瑜伽行,就是修行種種禪定觀行,其中最常用者為小乘部派所修之數息觀與不淨觀,修習種種觀行的佛教僧侶,被稱為瑜伽師或觀行師,這些瑜伽行者,即是唯識學派的前身,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中,出現被稱為瑜伽師的流派,隨後出現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創始祖師相傳為彌勒,隨後為無著繼承,創立唯識學派,無著與彌勒之間的傳承情況並不清楚,古代相傳彌勒即是彌勒菩薩,無著在禪定中上升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學,回世間後,著《瑜伽師地論》,此論也被認為是瑜伽行唯識派建立的根本論,唯識學派的主要理論有阿賴耶識、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等。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瑜伽師地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

根本大論~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CCF20140703_00002.jpg  

《瑜伽師地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CCF20140716_00000.jpg  

《瑜伽師地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修行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2306-13061Q0025V08.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

 

 

 

 

   “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在佛教每一位本尊都有其應化之因緣由來,有千手千眼表示其救渡眾生,觀察眾生痛苦的德性,觀世音已是一位發心度盡眾生苦難的菩薩,在救度眾生之苦經過若干劫後,觀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淨土上,觀視六道輪回中的眾生,發現未度的生命仍然無窮無盡,眾生恆久地受種種之痛苦的折磨,觀音又再發心:「我當度盡一切眾生,若我退心,當令我身裂為千片!」,隔了一段長的時間後,又再觀視六道苦海,發現眾生數目仍未減少,痛苦也絲毫不見息減,觀音又再繼續度苦,如是者三次觀視,不見成效,觀世音大士的決心,在那剎那動搖了,他的頭就碎為十塊,身體裂為千片,此時,觀世音的上師阿彌陀佛化現在他面前,以神通力把裂為千片之身,變化成為具足千手千眼的化身,碎為十片的頭,化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現忿目相的面容,在十面的頂上再化出一面阿彌陀佛之面容,作為引導加持的表義,這就是觀世音大士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眾生的緣起由來。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女子盤腿坐在蓮花上,蓮花下有朵朵雲海,她的雙手擺出一上一下美麗的姿勢,頭上有一個高高的髮髻,身穿中國服露出手臂與腰部,表情慈悲和善,在她的身後散開了24個手臂,每個長長的手臂上都有一隻眼睛,在她旁寫著“千手觀音”的字樣。

    簡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佛像是中國漢傳佛教中被常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之一,其中有千手千眼表示其救渡眾生,觀察眾生痛苦的性德,依據民間工藝流傳表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頭上有28法相,代表28護法,流通於淨土宗,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頭上有11法相,代表11面觀音,流通於密宗

    簡介「千手觀音」:在佛教每一位本尊都有其應化之因緣由來,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這個化相的故事是:在無量劫之前,觀世音已經是一位發心度盡眾生苦難的一位菩薩。在救度眾生之苦經過若干劫後,觀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淨土上觀視六道輪回中的眾生,發現未度的生命仍然無窮無盡,他們恆久地受種種之痛苦的折磨,經歷無數次之生生死死周轉不停,觀音又再發心:「我當度盡一切眾生,若我退心,當令我身裂為千片!」,觀音大士又繼續度苦,隔了一段長的時間後,他又再觀視六道苦海,發現眾生數目仍未減少,痛苦也絲毫不見息減,如是者,觀音又再精進地繼續度苦之工作,如是者三次觀視,不見到成效,觀世音大士發心度盡眾生痛苦的決心,在那剎那動搖了,他的頭即時碎為十塊,身體裂為千片,彼時,觀世音的上師阿彌陀佛即化現了在他的面前,以神通力把裂為千片之身變化成為具足千手千眼的化身,碎為十片的頭化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現忿目相的面容,在十面的頂上再化出一面阿彌陀佛之面容,作為引導加持的表義,這就是觀世音大士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眾生的緣起由來,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另一個故事記述:觀音曾在千光王靜住如來前得受大悲咒之傳承,即時由初地之境界証至八地之境界,並發願:「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是發願後,他果真化成了千手千眼之相,這是起因於的無上慈悲宏願之緣故。 觀世音菩薩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前發願:「設若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前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往生諸佛國土。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能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簡介「觀世音菩薩」: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另一種出自《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以聽音方法契入法性,證得耳根圓通,修成正果,觀世音菩薩它形象是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其它則與別的菩薩像沒有顯著差別,在中國,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並於七世紀中葉傳入朝鮮和日本,宋朝以前,佛教觀世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此後道、佛二教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觀音,宋朝之後佛教人士稱道教的慈航真人與觀世音菩薩乃同一神明而出現,按中國宋代仕女形象而塑造的「魚籃觀音」、「白衣觀音」等,並逐漸成為主流,在佛教以外,觀世音菩薩在道教和民間的香火也十分興盛,道教稱之為「觀音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民間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兒童,協助孕婦順利生產,因此又常尊稱祂為「送子觀音」,在一貫道中稱為「南海古佛」,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中國民間信仰的觀世音菩薩像,常有善財尊者、龍女尊者,兩神祇服侍在菩薩左右兩旁。善財尊者是佛弟子,經過五十三參之後,終於悟道。龍女尊者則是娑竭羅龍王之女,已於法華會上成佛,又示現為童女身,與善才一同,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脅侍。

    觀世音菩薩也被當做送子觀音,許多不孕婦女,皆向觀音菩薩求禱,希望能有子嗣,廟宇也以觀音菩薩懷抱幼童作為造像,是為送子觀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祈求觀音大士,「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善男信女至誠皆有感應。觀世音菩薩又有「千手千眼」觀世的形象,因其發願救苦救難一切眾生”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提到了觀世音菩薩何以具有「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觀世音菩薩信仰在七世紀也傳入西藏,在藏傳佛教中「Chenrezigwangchug」,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其化身,馬頭明王是他忿怒相,根據《度母本源記》所載,觀世音菩薩見眾生難以救度,不禁左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化為綠度母,右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則化為白度母,綠度母與白度母均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又根據阿底峽尊者發現的書《柱間史》,當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將雪域的眾生都交給觀世音菩薩教化,觀世音菩薩有一名獼猴弟子受了戒,在雪域西藏修行時,遇上一名作雌猴打扮的羅剎女子以自殺逼婚,結果在觀世音菩薩的祝福下成婚(還賜他五穀種子),是為藏族人的祖先,西藏國王松贊干布亦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說他一出生則有三十二種相好,頭上更有一尊阿彌陀佛像,他所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則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則為白度母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中國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灣民眾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佛祖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往,救濟離苦得樂,故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知名的大菩薩,故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譽。在中國民間,觀世音菩薩的女性形象非常顯著,常被尊稱為「觀音媽」,又因為觀世音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只是化現為菩薩濟世救人,故常尊稱為「觀音佛祖」,簡稱「佛祖」,台灣人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節日,此三大節日為誕辰、得道、出家,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簡介「西方三聖」: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造像上,三者皆在蓮座上,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阿彌陀佛,名號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又稱為無量清淨佛、彌陀佛、甘露王如來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認為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方佛,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彌陀佛,而淨土宗則以專心信仰阿彌陀佛為其主要特色,在大乘佛教初期發展時,阿彌陀佛與東方妙喜國土的阿閦佛有同等地位,密宗以其為五方佛之一,為蓮花部主,主妙觀察智,因淨土宗的影響,在唐朝之後,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後期的中國佛教徒,多以藥師如來主消災延壽、阿彌陀佛主往生事。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

CCF20140703_00004.jpg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

10387564_830646373614262_3705667325711094431_n.jpg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自在”是觀世音大士之其中一個化相

Chenrizg_1000.jpg 2008108204332118_2.jpg

千手觀音”的舞蹈非常美

201006081020400678.jpg 20081031125513478_2.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佛教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

 

 

 

 

    所謂的”六忍”即”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忍”就是忍辱、忍耐、安忍之意,是佛教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一)信忍: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故稱信忍。(二)法忍:雖知一切法空無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忍證,故稱法忍。(三)修忍:知一切法事理融和,於中道中忍可忍證,故稱修忍。(四)正忍:於中道之理忍可忍證,故稱正忍。(五)無垢忍:而於自性清淨心體忍可忍證,故稱無垢忍。(六)一切智忍:斷十二品無明惑盡,知一切中道之法,而於此法忍可忍證,故稱一切智忍。

    創作構圖上,有一正在地毯上盤腿參禪打坐的女子,身邊擺有花盆和精油瓶罐,此時,在她的上方有五位正在喧鬧跳著熱舞的男女,眾聲喧嘩,她絲毫不為所動,在她的旁邊寫著“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的字樣。

    簡介「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之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簡介「六忍」:即”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即:(一)信忍: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故稱信忍。(二)法忍:別教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雖知一切法空無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忍證,故稱法忍。(三)修忍:別教菩薩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觀,知一切法事理融和,於中道中忍可忍證,故稱修忍。(四)正忍:別教菩薩於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無明之惑,於中道之理忍可忍證,故稱正忍。(五)無垢忍:別教菩薩於等覺位中斷除無明惑染,而於自性清淨心體忍可忍證,故稱無垢忍。(六)一切智忍:別教妙覺果佛,斷十二品無明惑盡,知一切中道之法,而於此法忍可忍證,故稱一切智忍,智,知之意。

    簡介「一切智忍」:六忍之一,菩薩於妙覺位時,在斷了一品無明之後,便證得一切智,能遍知一切中道之理,此時心安住於理上,永不動搖,叫做“一切智忍”。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

無垢忍、一切智忍。”~佛教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

CCF20140703_00008.jpg  

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是佛教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

CCF20140705_00004.jpg  

 

能忍自安”出自《百喻經》

imagesCAR243B8.jpg 01000000000000119088258617873_140.jpg 

eaeee30463B.png

忍是佛教所重視的修行法門之一

 199_20090703132648268QJ.gif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食”正命食、邪命食、法喜食、禪悅食”

 

 

 

 

    所謂的”二食”是指1.正命食、邪命食2.法喜食、禪悅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凈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小女孩非常興奮的在吃著她手中的巧克力,坐在一旁怡然自得的父親,則是以喜悅的表情在欣賞她的快樂模樣,在他們之間寫著“二食:” 正命食、邪命食、法喜食、禪悅食”的字樣。

    簡介「二食」:(一)正命食和邪命食:1.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凈延命2.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二)法喜食和禪悅食:1.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2.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簡介「九食」:食有長養資益之義,指能長養助益身心的九種資糧,即: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前四食為世間之食,能長養生死之色身,後五食為出世間之食,能資益法身之慧命[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分述如下:
一、段食︰又作揣食、摶食,段為形段,指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入腹中變壞而資益諸根。此即一般意義之飲食。
二、觸食︰又作更樂食,觸為觸對,指六識觸對色等諸塵,而生柔軟細滑冷暖等喜樂,能資益諸根。第六識觸對可愛之境而生喜樂,長養諸根。
三、思食︰思是思念,指第六識思念可愛之境而生希望,潤益諸根,如饑渴之人得飲食,身乃不死。
四、識食︰識以執持為相,指第八識依據前三食之勢力,能增勝執持諸根。
五、禪悅食︰指行者以禪法資心神,得禪定之樂,能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宛如世間食。
六、法喜食︰指行者聞法歡喜而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食長養諸根,維持生命。
七、願食︰願是誓願,指行者發弘誓願,欲度脫眾生,斷煩惱,證菩提,乃以願持身,常修萬行,而得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食。
八、念食︰念是護念、憶念。指行者常憶持所得的出世善法,心存定意,護念不忘,則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食。
九、解脫食︰解脫為自在之義,指行者修出世聖道,斷煩惱業之系縛,不受生死逼迫之苦,即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食。

“二食”之二義中的“禪悅食與法喜食”和“九食”中的“禪悅食與法喜食”相同。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食”正命食、邪命食、法喜食、禪悅食”

CCF20140603_00005.jpg  

二食”正命食、邪命食、法喜食、禪悅食”

CCF20140705_00002.jpg  

法喜食、禪悅食是”二食”之一

未命名.png  

134737811432.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業所感~又名共業共果

 

 

 

 

    一業所感又名共業共果,即眾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種的業因,就會召感同一種的業果,也就是說如果許多人在前世造同一種業,在今世就會遭受相同的果報。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正在哭泣瘦弱的小女孩,坐在她父親的腿上,父親正在安慰她,旁邊的壁爐上有一張畫像,是一個留長鬍子的老人,正在活靈活現的跟他們擺著手,他們之間寫著“一業所感”的字。

    簡介「一業所感」:又名共業共果,即眾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種的業因,就會召感同一種的業果,如果多人在前世造同一種業,而於今世遭受相同之果報,俱舍論卷十七之說:眾生於其一生中,造諸多善惡邪正之業,其中最主要之一業可招引未來世之生,其他諸業則相倚為未來世中壽命長短、貧富、貴賤等各別之果報〔華嚴經疏卷二十九、卷三十、菩薩瓔珞本業經疏卷下〕。

    簡介「業」: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有情眾生輪迴六趣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影響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簡介「佛教業力觀」:佛教的業是道德因果規律,輪迴是其必然結果,佛教的業與輪迴相互關聯,它們是互為因,互為果的,業報學說以論述因緣果報的因果論為代表,業及業報只限於闡述某種心智現象,並非指業所衍生的具體事物(那是緣而非業) ,業即是行為,依不同的業力,有情眾生出生高低、貴賤、苦樂等,不同的業力,不同的業力,有情眾生世事的得失、善惡、毀譽、和苦樂不等,依業世界轉,依業眾生住,依業有情縛,如輻附車輪,依業得榮譽,依業被束縛,依業而毀損,依業而為虐,曉知業生諸種果,何言世間本無業,業分身、口、意三種,雖然佛教把不等差異歸結於業的運作規律,但是並不主張所有一切皆為業的作用,在《法趣論》中, 業只是二十四緣之一的業緣吧了,佛陀駁斥一切苦樂無記之受皆由前業所定的錯誤觀點,他說:「若如此,因前業,人們將行兇、偷盜、邪淫、妄語、謗語、綺語、貪、瞋、邪見。那麼,把前業作為根本因素,他們既沒有希望,也沒有能力,更沒有必要奉行或戒除這些事情[4]。」這段經文展示業並不同於宿命論、前生註定論或命中注定論,根據佛教,在物質和精神領域,有五種因果的運作方法:
1. 季節:如風雨的季節現象。
2. 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3. 業:行為因果,即善惡之行為產生相應的善惡之果報。
4. 法規:如萬有引力。
5. 意識 :即意想思維過程、意識的形成、心念的力量,包括心的感應、心的超越、往事的憶想、心的預感等。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業所感~又名共業共果

CCF20140603_00001.jpg  

一業所感又名共業共果

CCF20140705_00003.jpg    

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

imagesCAL0ILKR.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人生是苦”三苦、八苦”~佛教對苦的分類

 

 

 

  

    在佛教認為苦是三界世間不變的真理,一切事物的本質皆苦,每一有情皆不離苦,佛陀的教法是在教人如何「離苦得」,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外都是苦,苦在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分成三苦、八苦等,三苦: :苦苦、壞苦、行苦,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五陰熾盛。

    創作構圖上,在一片眾生相的背景圖像中,有人拿著槍要射擊,有人在示威遊行,有政治人物的圖騰,有矇住臉的神秘客,有低頭沉思的學者,有在廟宇前練功的人士,上面寫著“人生是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五陰熾盛。”等字。

    簡介「苦」:苦,指人類遭遇的痛苦、不安、焦慮、壓力等情緒及其帶來的影響,苦是三界世間不變的真理,一切事物的本質皆苦,每一有情皆不離苦,能知此苦,才是苦聖諦,《中阿含經》卷七:「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佛陀的教法是在教人如何「離苦得」,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外都是苦,苦集聖諦要探討的內容就是苦的來源是什麼?苦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滅掉,而是要把貪著滅掉,如來藏因為眾生不再貪著於五陰(五蘊),所以死後如來藏就不再幫眾生出生五陰(五蘊),因為不幫眾生出生五陰,所以五陰(五蘊)就於未來世不再出生,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簡介「三苦、八苦」:苦在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分成三苦、八苦等,三苦:

1.苦苦(Suffering of Pain):有情之五蘊(五陰)身心,本來即苦,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刀杖等眾緣而生的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苦,故苦苦相對於欲界。

2.壞苦(Suffering of Change):諸可意樂之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名壞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色界天人受禪味之樂,但報盡還於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相對於色界。

3.行苦(Pervasive Suffering):「行」是無常,無一時一刻安住之義。除可意不可意的法以外,所剩下的捨受法,是眾多因緣所造,難免生、住、異、滅,令身心感到逼惱,就叫行苦,色身的存在,本身就是行苦,無色界中無質礙、無苦樂境界,但有漏心識仍然是苦,故行苦相對於無色界。六道三界內,欲界所受的苦是三者均有,色界所受的苦是壞苦和行苦,無色界所感受到的是行苦。

    八苦:

1.生苦。

2.老苦。

3.病苦。

4.死苦。

5.愛別離苦。

6.怨憎會苦。

7.求不得苦。

8.五陰熾盛苦。

    前七苦皆由五陰領受、聚集,故稱五陰熾盛苦,其中五陰(五蘊)為「色」、「受」、「想」、「行」、「識」,五陰(五蘊)熾盛實為其餘七苦的根源」,「苦」或「苦諦」,從梵文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寧」之意,可對應為現代描述的「痛苦」、「悲傷」、「焦慮」、「不滿」、「沮喪」等感情。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人生是苦”三苦、八苦”~佛教對苦的分類

CCF20140602_00001.jpg  

人生是苦”三苦、八苦”是佛教對苦的分類

CCF20140705_00000.jpg     

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苦的方法,佛陀是在教人如何「離苦得

  未命名.png

無苦集~1.JPG  imagesCANO6M3F.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

 

 

 

 

    三十七道品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皆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依序修行,可得解脫道證涅槃。

    創作構圖上,在一片空谷幽靈的山坡上,伸出一隻佛手,佛手用兩指捏著一株嫩芽,在手的旁邊寫著“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字。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苦、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四正勤」:也稱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在三十七菩提分法即”三十七道品”中,其為四種正確修行方法的努力實踐,也就是精進策勵的意思,就是指以精進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斷除懈怠等障礙,這四種正確修行方法如下:

1.已生惡法恆令滅: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又謂五蓋等煩惱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

2.未生惡法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再生。

3.已生善法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又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

4.未生善法令出生:對未生之善使生,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得生。

其中五蓋即五毒貪、嗔、癡、慢、疑,是指:貪慾蓋、嗔恚蓋、睡眠蓋、悔蓋、疑蓋,五善根則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簡介「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或四如意分,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因此稱為三十七道品,「足」為「基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四如意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是有四種神妙的腳,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包括四類分述如下:

    一、欲如意足:是以希望所產生的意願之力,產生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為,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欲有三種性質:1.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的三性;發願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不善,這裡所講的欲如意足,當然是善心所。2.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是對所愛樂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勝、神妙的禪定。3.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之中,有昏沉、掉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修行,而「欲」的「意樂」就能幫助我們在習定時,排除其中的「懈怠」。例如《藥師經》有云:「正見、精進善調意樂。」《攝大乘論》則指出有六種意樂。《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則云:「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二、精進如意足:是以精進無間,欲為精進的一句,有了修行之願,才能努力精進修行,對所修之法,無間斷地專註一心,不斷增長而起的禪定力,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有了欲這樣的意願、意欲之後,必然要下定決心,開始精進地用方法,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用四正勤的態度,既已精進努力地修習四念處觀,亦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是以一心正念,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增長,守心攝心得勝定,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無漏心得禪定,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裡,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夠生起菩提道分了,這是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習定的能緣所緣心。 
  四、思惟如意足:是以心不馳散,由觀察思維佛教教義,而有所成就的禪定,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緣生起道分,雖然已經能夠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時,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來省視觀察了,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如理?正確不正確?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不如理不正確,就馬上改過,漸漸地、漸漸地,到最後,只有如理正確的狀況,這種狀況稱作「頂法」。在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升墮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總名為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沒有現行的機會。

    簡介「五根」: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五力」:又稱五學力,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類有五項,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力為力量之義,在佛教中,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佛陀說過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九力為: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力」釋義為「難可摧制」、「能破惡法」等,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將「力」釋義為「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在《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等[5]中定義了「五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如上座部《集異門論》:問信力云何?答: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力。問精進力云何?答:於己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是名精進力。問念力云何?答: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問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慮,是名定力。問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行聖諦,是名慧力。

    簡介「七覺支」:也稱七等覺支、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覺是指菩提智慧,“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裡,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在大乘經典中,稱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覺,Avga是“意思”或是“項目”,三十七道品裡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而在唐玄奘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支”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包括以下七類:

    1.念覺支:念,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於定與慧均等,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是非常用心地注意,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 ,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2.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取真實而捨虛妄,也就是依”四聖諦”法,如實簡擇而得道法無漏,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擇法覺支中的法,是指真實法或虛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與不善又分世間及出世間兩類,世間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惡,出世間的不善法是諸煩惱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脫法,此處是指對於出世間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辨識離開煩惱的虛妄法,而朝真實的解脫法努力,或者是離開不善法而朝著善法的方向走。

    3.精進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簡擇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斷(四正勤)為著力點,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4,喜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安住於真實的道法”四念處”及”四正勤”,而有喜悅,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5.輕安(除)覺支:又名除覺支,除煩腦得輕安,”即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去虛偽之法,增長諸真正善根,故名除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由觀慧、正念、正精進的喜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輕利安適,有了喜悅後,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定即禪定,謂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輕安的進一步是禪定,堅定心意行正道,七覺支裡的覺即為覺悟,”定覺支”表示心念常住,覺悟不迷,守之不動。

    7.捨覺支:又名護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遠離想)、無欲(想)、滅(想)之三界,化煩惱為菩提,”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捨覺分。”捨即是捨離,捨離念著的境界,昨天已過去了,即使有煩惱也過去了,即使很歡喜、很得意,也一樣過去了,我們應該要捨離念著這個念,喜、輕安、定,都是不同層次定樂的享受,禪定是非常好但如果貪著禪定的定樂,便是一種執著,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脫,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捨。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是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不同,以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涉及到慧根的問題,其後屬於持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同”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分述如下:

    一、正見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有漏正見、無漏正見,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苦:是了知四聖諦。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索答般那果(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

    二、正思維: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維、無恚思維、無害思維,其中思維可分為三種:邪思維、漏正思維、無漏正思惟,正思惟指正確思維,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出離,是指遠離貪業。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和諍論,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

    五、正命: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裡的心所。

    七、正念: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

    八、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

CCF20140703_00005.jpg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10463075_831056093573290_8156397829541560947_n.jpg  

三十七道品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

  1317880921-2538179672.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是說在修行這七個項目之後,而能夠開悟。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創作構圖上,有許多佈滿幾何圖形構成的太陽、星星、月亮、眼睛、人的臉等繽紛多變化的圖像,上面邊寫著“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的字樣。

    簡介「七覺支」:也稱七等覺支、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覺是指菩提智慧,“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裡,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在大乘經典中,稱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覺,Avga是“意思”或是“項目”,三十七道品裡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而在唐玄奘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支”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包括以下七類:

    1.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智慧,”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於定與慧均等,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是非常用心地注意,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 ,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2.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取真實而捨虛妄,也就是依”四聖諦”法,如實簡擇而得道法無漏,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擇法覺支中的法,是指真實法或虛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與不善又分世間及出世間兩類,世間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惡,出世間的不善法是諸煩惱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脫法,此處是指對於出世間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辨識離開煩惱的虛妄法,而朝真實的解脫法努力,或者是離開不善法而朝著善法的方向走。

    3.精進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簡擇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斷(四正勤)為著力點,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4,喜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安住於真實的道法”四念處”及”四正勤”,而有喜悅,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5.輕安(除)覺支:又名除覺支,除煩腦得輕安,”即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去虛偽之法,增長諸真正善根,故名除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由觀慧、正念、正精進的喜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輕利安適,有了喜悅後,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定即禪定,謂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輕安的進一步是禪定,堅定心意行正道,七覺支裡的覺即為覺悟,”定覺支”表示心念常住,覺悟不迷,守之不動。

    7.捨覺支:又名護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遠離想)、無欲(想)、滅(想)之三界,化煩惱為菩提,”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捨覺分。”捨即是捨離,捨離念著的境界,昨天已過去了,即使有煩惱也過去了,即使很歡喜、很得意,也一樣過去了,我們應該要捨離念著這個念,喜、輕安、定,都是不同層次定樂的享受,禪定是非常好但如果貪著禪定的定樂,便是一種執著,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脫,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捨。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

、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CCF20140702_00000.jpg    

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10505359_825088787503354_2031198868315300577_n.jpg  

  

“七覺知”是佛教修行所具備的四種態度”三十七道品”之一

MjAxMDA1MTNfMDEuanBn.jpg  

1317880921-2538179672.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