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佛教修行所具備的的五種精神力量,三十七道品之一

 

 

 

 

    五根即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在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戴著圓形黑框眼鏡,充滿自信風采的男子,雙手各拿著一個他最新發明的科技產品,在他身旁環繞著二個機器人,以及二隻機械怪手,而他們全都被放入美國蘋果公司最新的科技產品iPad中,旁邊寫著“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的字樣。

    簡介五根:即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在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

1.信根: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憶念正法,即四念處

4.定根: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修習禪定,即四神足

5.慧根: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開發智慧。

    簡介根:在梵文及巴厘文中,意指物理性的實體力量或能力,特別是指那些可以被五種感官所感受、認知到的實體或力量,有增長的意思,佛教中,根據不同的經文,可以用來指:五種精神力量,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六種感官能力,為十二處中的六根,或五根;二十二種現象分類,即是阿毘達磨中的二十二根

    根字面上的意思是「屬於因陀羅」、「源自因陀羅」、「因陀羅同意的」、「與因陀羅同在的」,因陀羅為最高神,因此「根」有威勢、最勝之意,也有主宰、控制、自在、自為的意思,稍後被引申成人的生命力、體力、動作與感覺的根源,根是古印度哲學的重要術語之一,在梨俱吠陀中就已經使用這個單字,在《奧義書》時代之後,數論師提出十一根的理論,包括眼、耳、鼻、舌、皮(五知根),語、手、足、大小便道(五作根)以及意根,吠檀多學派提出覺(buddhi)、我慢(ahamkara)、意(manas)、心(citta)等四內根,加入五知根與五作根之上,形成十四根,耆那教將人的靈魂區分為一至五知根,佛教也採納了這個術語,《大毘婆沙論》稱「根」有八種含義“問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增上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現義是根義,憙觀義是根義,端嚴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主義是根義。”俱舍論認為,根有最勝、自在、光顯三個意思,總合來說,有增上之義,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簡介「三十七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雲:「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佛教修行所具備的的五種精神力量,三十七道品之一

 10537162_840012679344298_3505172010978464390_n - 複製.jpg  

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佛教修行所具備的的五種精神力量,三十七道品之一

1554378_840012662677633_9043706155701800946_n - 複製.jpg

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三十七道品之一,勤根也稱精進根

20120411-2.jpg   

”三十七道品”為四聖諦中”道諦”的開展,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

未命名.pn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欲”財﹑色﹑名﹑食﹑睡”~眾生的五種慾望

 

 

 

 

    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眾生的五種慾望,佛教謂色﹑聲﹑香﹑味﹑觸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謂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物件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是能引起感官與心靈感覺、思惟的物件,因為它們具有污染情識的作用,有如塵埃一般,所以稱為“六塵”。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

    創作構圖上,在畫面上有兩個場景,一個在室內,有三個人,一男一女在床上,小茶几上擺精緻的下午茶餐點,有另外一個男子在門邊窺伺著他們,另外一個在戶外的場景,有一個穿著入時的女子,正在跟一位坐在公園椅子上的小女孩搭訕,她們中間還出現一個小精靈,來湊熱鬧,旁邊寫著“五欲:財﹑色﹑名﹑食﹑睡”的字樣。

    簡介慾望﹑欲望:慾望一詞專指五官之慾,尤指情慾,慾望是哲學家探討的題目,無論是道家儒家兵家法家縱橫家佛教西方哲學經濟學管理學也有分析利用管理人類慾望,稱為動機,慾望跟欲望兩詞各有分工,界說不盡相同,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欲望指涉一般的不足感覺類似佛家說的求不得,以及想滿足這種不足感覺的想法。
  
  簡介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慾望,佛教謂色﹑聲﹑香﹑味﹑觸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謂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物件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賢首品第十二,四偈別顯:”不求五欲及王位 富饒自樂大名稱 但為永滅眾生苦 利益世間而發心 常欲利樂諸眾生 莊嚴國土供養佛 受持正法修諸智 證菩提故而發心“,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大智度論》說“五欲無利益,如狗啃骨頭。”又說“五欲如逆風舉火把,風吹焚自身。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這都是說明五欲之於人,為害甚大,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是能引起感官與心靈感覺、思惟的物件,因為它們具有污染情識的作用,有如塵埃一般,所以稱為“六塵”。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五欲分別是:

(1)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求戀著而不捨。

(2)色欲:色即世間之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謂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謂男女之形貌端莊及世間寶物玄、黃、朱、紫等種種妙色,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3)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

(4)飲食欲:飲食即世間之肴饍眾味,謂人必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謂各種飲食肴等美味,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5)睡眠欲:謂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欲”財﹑色﹑名﹑食﹑睡”~眾生的五種慾望

10402918_804232342922332_5323180437893676868_n.jpg   

五欲”財﹑色﹑名﹑食﹑睡”是眾生的五種慾望

10552561_828063667205866_3953663063893649646_n.jpg

佛教認為五欲指財、色、名、食、睡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是痛苦的根源

1495476551265749662.jpg 

  imagesCAFJ4SMO.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靜心觀照~佛教開智慧的法門,頓悟之母

 

 

 

 

    靜心是放棄所有的作為,只是存在,放鬆下來,思考是一種作為,集中精神也是一種作為,什麼事都不做,只是停留在中心,完全放鬆,這就是靜心,帶著更多的清明、洞見、創造力,做一個旁觀者,看著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不是做者(doer),你只是觀照者,靜心意味著覺知,觀照就是靜心,靜心的主要精神之所在就是學習如何觀照,當你靜心、變得有覺知、變成觀照者,會跳出以前的行為和情緒模式,身體會變得更放鬆和調和,深深的平靜會呈現出來,以及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修佛法必須先修觀照,然後明理,可開智慧。

    在創作構圖上,在深山峻嶺溪流間,有一個頭戴草帽,拿著木杖的樵夫正靜默的從橋上走過,有一尊低眉觀心盤腿的菩薩,從太陽發出的光帶中出現,觀照著整個深山峻嶺間的所有景象,一旁邊寫著“靜心觀照”四個字。

    簡介靜心觀照:觀照就是靜心,靜心的主要精神之所在,就是學習如何觀照,當你靜心、變得有覺知、變成觀照者,會跳出以前的行為和情緒模式,身體會變得更放鬆和調和,深深的平靜會呈現出來,修佛法必須先修觀照,然後明理,可開智慧,靜心是放棄所有的作為,只是存在,放鬆下來,思考是一種作為,集中精神也是一種作為,什麼事都不做,只是停留在你自己的中心,完全放鬆,觀照又稱觀心、覺照、定觀,觀照法門是頓悟之母,觀照的對像是心,帶著更多的清明、洞見、創造力,做一個旁觀者,看著所有在你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不是做者(doer),你只是觀照者,靜心意味著覺知,不論你做什麼事,只要你在做的時候帶著覺知,那就是靜心,只要保持警覺和觀照,歸於中心,無論做小事或做大事,都在靜心,觀照與觀想的法門不同,觀想之觀是構思想像,屬想的範疇,觀照法門屬於覺,觀照的定慧之力,修一切法都離不開覺和照,觀心、觀照是修一切法都離不了的共法基礎。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觀心法門」:觀心法門本意是觀照心念,此法門可分為四大類即分析、靜慮、覺照、頓觀:

一、分析:分析自己的起心動念,哪些是正念?哪些是邪念?並分析邪念生起的緣由,念是心的反映,有什麼樣的念,就有什麼樣的心,可以說念是心的指標,分析心念非常必要。

二、靜慮:調身、調息、正意靜思佛理,以求開解融通,於自性中體悟佛理,學佛明理離不了靜慮,讀經隨文入觀,也屬於靜慮,是基於某種特定境界、特定內涵的靜慮。

三、覺照:不用頭腦分析,只是觀照著念頭,念頭一動,馬上照亮,念起即覺,覺即是定,定就是專注,能讓心專注於覺,所謂的觀心無相,憨山大師《觀心銘》中說:「觀心無相,光明皎潔。」心性本是清淨無染的,當一切妄想現形時,就立即掃除,回歸到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

四、頓觀:觀心法門最直接的修法,是直接觀照那個能觀的本身,而不是心念法塵,如同是在以眼觀眼,即眼睛自看眼睛本身,這屬於頓修法門,稱之為頓觀,直接不迂迴,是參禪法門。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靜心觀照~佛教開智慧的法門,頓悟之母

CCF20140512_00006.jpg   

靜心觀照”觀照的對像是心”是佛教開智慧的法門,是頓悟之母

9271_828063753872524_498554557115160069_n.jpg

靜心觀照是佛教禪宗開智慧的法門

   100324.jpg  imagesCANKW85G.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佛、法、僧三者,名雖異,體實同一

 

 

 

 

    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三寶指佛、法、僧三者,名稱雖異,於其本體實同為一,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即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創作構圖上,在清淨聖潔的光圈中,有三個長了翅膀的天使騰空飛起,三個天使的手相互牽在一起,三個天使的的脖子上都戴著一條色彩瓶子的項鍊,旁邊寫著“一體三寶”的字樣。
    簡介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或同相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即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寶,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三寶指佛、法、僧三者,名稱雖異,於其本體實同為一,華嚴經孔目章卷二:「同相三寶者,謂同一法性真如,有三義不同。謂覺義、軌法義、和合義,故說三寶。」〔法華經玄義卷五下〕,一體分為三義:

    (一)就事而論,佛體上有覺照之義為佛寶;彼佛德有可軌之義為法寶;違諍之過已盡為僧寶,此三義雖有別,而其德體不異,故稱一體,為通於成實、毘曇、大乘之教義。

    (二)就破相之空體而論,事雖有別,其體皆空故,此義唯限於大乘之教義。

    (三)就實而論,三寶雖有別,皆以實性為體故,此義亦唯限於大乘之教義。

    簡介三寶:指佛寶、法寶和僧寶,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教義,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礎,之所以稱之為「寶」,因他們可以救度一切眾生,可使之徹底離苦得樂,因為三寶是佛教的基礎,所以皈依三寶是信仰佛教和成為佛教徒的前提和標誌,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分述如下:

一、佛寶: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分為:

    1.佛身: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分為:

     (1)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2)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3)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2.佛德: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分為:

     (1)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

     (2)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

     (3)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願大能。

二、法寶: 諸佛之教法是為法寶,此亦有三個要素:

    1.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世間的種種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槃解脫果實。

    2.三十七菩提分法為方便,即:

     (1)四念處(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2)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滅、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起。

     (3)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4)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5)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輕安覺、捨覺、定覺、念覺。

     (7)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淨法寶的方便助成,由此能證得清淨法身。

    3.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即:

    (1)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比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2)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3)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瞋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痴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

    (4)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4.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1)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修練,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2)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3)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4)Ehi-passiko(引導):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5)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即解脫所有痛苦。

(6)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三、僧寶: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是為僧寶,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論佛教或外道,都稱做沙門,此處專指佛教的出家眾為沙門,如,是契合,實,是真實,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而僧寶可分為三種:

     (1)義僧: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2)賢聖僧: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3)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所以是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佛、法、僧三者,名雖異,體實同一

CCF20140718_00014.jpg   

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佛、法、僧三者,名雖異,體實同一

CCF20140718_00042.jpg

一體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

imagesCATPSNFC.jpg

三寶指佛寶、法寶和僧寶,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教義

images.jpg     imagesCAMCH4I4.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種佛境”證境、化境”~佛教的神祕經驗

 

 

 

 

 

    二種佛境即證境和化境,二種佛境出自華嚴經疏,佛境就是佛的境界,《魏書·釋老志》:“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證境是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體;化境是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無量的國土。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佛盤腿合掌的側面身影,端坐在一座山峰之上,在一片火紅的天際下,發出巨大的閃電火光,有的人被閃電從高空擊落,落石四散紛飛,有二個身手矯健的男子,則安然落地,毫髮未傷,旁邊寫著“二種佛境:證境、化境”的字樣。
    簡介二種佛境:即證境和化境,是佛教的神祕經驗,出自華嚴經疏,佛境就是佛的境界,《魏書·釋老志》:“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證境是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體;化境是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無量的國土,分述如下:
    一、證境:謂真如法性之理,是諸佛所證之境界,離念絕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心無罣礙
、究極解脫,而成聖成佛的證境。
    二、化境:謂十方國土,皆是如來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簡介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佛教之大乘宗派也,以華嚴經為主故名華嚴宗,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此法師為華嚴宗之五開祖,華嚴宗以空為本根而解法相殊,中觀用遮情,華嚴用表德,遮情者,此解法明一切法無實體則空無生之理,如『中論』雲,「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亦邊亦無邊,非有非無邊,何者為一異,何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表德者,自有五門。如『華嚴發菩提心章』雲,「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偏含容觀,四、色空章十門止觀,五、理事圓融義。」此兩解法明一切法無實體則空。亦明我我所無本,所以解脫門。
    華嚴宗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示,是在前人(三論、天臺、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所謂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此宗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比天臺宗多加一種頓教,所以稱為五教。
    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同時表現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時表現在一個事物中;無論在一切事物中或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從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緣起的道理。
    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回轉善成門,十、托事顯法生解門。這十玄門總括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所謂三觀:一、是真空絕相觀,二、是事理無礙觀,三、是周遍含融觀。
六相、十玄、三觀的建立,闡發了《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圓融的教義。六相、十玄是就所觀的法界之境說的,圓融三觀是就能觀之智說的,這種重重無盡、法界圓融的思想,雖說導源於《華嚴經》,而實際為中國所獨創,它的法界緣起、一切無礙的學說大大弘揚了印度傳來的大乘思想。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種佛境”證境、化境”~佛教的神祕經驗

CCF20140703_00009.jpg   

二種佛境”證境、化境”~佛教的神祕經驗

CCF20140716_00003.jpg

二種佛境:證境和化境,佛教的神祕經驗,出自華嚴經疏

20130704162751-477963368.jpg     

佛境是佛教的神祕經驗

633907837143642135.jpg 114457.jpg

人間處處也是有佛境

3668_2146081747_n.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種圓融”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華嚴宗重要的學說理論

 

 

 

 

    三種圓融即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華嚴宗所明,見法界觀門,七帖見聞一本,圓融本意為通融、圓通,圆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别妄執之见言之,则萬差之诸法盡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别,猶如水波,謂為圆融。破除偏執,圓滿融通,曰煩惱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眾生即本覺,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也。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坐在蓮花之上,穿著瑜伽服裝,雙手高舉在頭上合掌,盤腿打坐,閉目養神修行之人,他的身後出現許多手臂,有拿著劍的手,有拿著一條蛇的手,還有拿著一個太極圓球的手,和拿著一條繩子的手,以及拿著一朵花的手,旁邊還躺著一張祥和閉目佛的臉,有天空上有一隻飛舞的浴火鳳凰,旁邊寫著“三種圓融: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的字樣。
    簡介三種圓融:即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華嚴宗所明,見法界觀門,七帖見聞一本,圓融本意為通融、圓通,圆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别妄執之见言之,则萬差之诸法盡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别,猶如水波,謂為圆融。破除偏執,圓滿融通,曰煩惱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眾生即本覺,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也,分述如下:
1.事理圓融:事如波,理如水,即如波與水之相即。
2.事事圓融者,即如波與波之相即。
3.理理圓融者,即如水與水之相即。
    簡介圓融:意為通融、圓通,圆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别妄執之见言之,则萬差之诸法盡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别,猶如水波,謂為圆融。圓融一詞,最早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師所著的《大乘止觀》中,論述「自性圓融」、「圓融無二」、「圓融無礙法界法門」,智者《觀音玄義》、《法華玄義》等著述中,多次出現「法界圓融」、「三諦圓融」,圓融在華嚴宗哲學中更顯重要,有「六相圓融」、「圓融行布」、「三種圓融」等說法,禪宗、真言、凈土等諸宗著述中,也常見到圓融之說。
    簡介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佛教之大乘宗派也,以華嚴經為主故名華嚴宗,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此法師為華嚴宗之五開祖,華嚴宗以空為本根而解法相殊,中觀用遮情,華嚴用表德,遮情者,此解法明一切法無實體則空無生之理,如『中論』云,「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亦邊亦無邊,非有非無邊,何者為一異,何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表德者,自有五門。如『華嚴發菩提心章』云,「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偏含容觀,四、色空章十門止觀,五、理事圓融義。」此兩解法明一切法無實體則空。亦明我我所無本,所以解脫門。
    華嚴宗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示,是在前人(三論、天臺、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所謂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此宗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比天臺宗多加一種頓教,所以稱為五教。
    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同時表現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時表現在一個事物中;無論在一切事物中或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從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緣起的道理。
    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回轉善成門,十、托事顯法生解門。這十玄門總括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所謂三觀:一、是真空絕相觀,二、是事理無礙觀,三、是周遍含融觀。
    六相、十玄、三觀的建立,闡發了《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圓融的教義。六相、十玄是就所觀的法界之境說的,圓融三觀是就能觀之智說的,這種重重無盡、法界圓融的思想,雖說導源於《華嚴經》,而實際為中國所獨創,它的法界緣起、一切無礙的學說大大弘揚了印度傳來的大乘思想。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種圓融”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華嚴宗重要的學說理論

CCF20140703_00010.jpg   
三種圓融”事理圓融、事事圓融、理理圓融”是華嚴宗重要的學說理論

CCF20140716_00004.jpg
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佛教之大乘宗派也,以華嚴經為主

 2815570_6b501b6276e6b5ff50e88b8b38ddade2.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二禪四支即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乃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內淨支(《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支(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支(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攝内等淨、喜、樂、心境性四支,一心境性爲二禪之自性支;内等淨謂二禪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其内之信相明淨,亦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於三受中感受喜樂之二受,所謂喜樂二支,乃依此定而勝生喜樂,故又稱爲定生喜樂,二禪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擧、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礙,又於初禪定之時,仍會起語行(尋、伺),而自此禪定以上,則不再有語行。

    創作構圖上,在陽光、綠蔭、花朵圍繞下,有一個正在盤腿打坐的行者,騰空躍升,全身散發出藍色的光,有一隻蝴蝶飛向他,地面上還有一個在玩耍的孩童觀望著他,旁邊寫著“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的字樣。

    簡介二禪四支:即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乃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內淨支(《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支(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支(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攝内等淨、喜、樂、心境性四支,一心境性爲二禪之自性支;内等淨謂二禪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其内之信相明淨,亦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於三受中感受喜樂之二受,所謂喜樂二支,乃依此定而勝生喜樂,故又稱爲定生喜樂,二禪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擧、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礙,又於初禪定之時,仍會起語行(尋、伺),而自此禪定以上,則不再有語行,分述如下: 

    一、内淨支: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内淨。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内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内淨支也。
    二、喜支:欣慶之心名之爲喜。行者初得内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穫得勝定内淨之喜。歡喜無量。故名爲喜支。
    三、樂支:怡悦之心名之爲樂。行者喜踴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内淨喜中之悦樂。故名爲樂支也。
    四、一心支: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爲一心支。  

    修習二禪的果報,修習第二禪定,可得生於第二禪天之果報,此天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三天,此外,有關第二禪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果報,於長阿含卷二十世記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毗曇論卷三、卷七等皆詳加記載,又如上記所述,此天天眾以安住於禪定而生起喜、樂之感受,故此天又稱‘定生喜樂地’。又於劫末之時,三災之大水災浸壞第二禪天以下之器世間,果報如下即:

(一)少光天,此天天眾於二禪天諸天中,光明最少,故稱少光。

(二)無量光天,此天天眾之光明漸次轉增,難以測量,故稱無量光。

(三)極光淨天,此天天眾之光明勝於上記二天,遍照自地。又以光爲語音之故,亦稱爲光音天。

    簡介禪定: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禪定是由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在梵語中有七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人要意識到「空」,了解現象世界是非現實的,才能走向解脫,達至正定,禪定是清淨的,排除一切干擾,深信一切皆空、萬物剎那生滅,拋棄一切貪欲,正定不能一步達到,要達到大自在,人要長期內心修習,要善良,行善,造福有情,才能達到這個階段,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三摩呬多(Sanman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禪定的層次,四禪八定:

1.欲界禪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分為: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未來禪)。

2.色界禪定,分為: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3.無色界禪定,分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4.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需先斷三縳結,不共外道、凡夫),分為: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捨第六識(意識)、可證得阿羅漢果(已證初果,且至少證初禪)。

    禪定的種類,法華玄義卷四上記載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禪,分為:

1.世間禪:凡夫禪、外道禪。

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

根本淨禪: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2.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

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

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

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3.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漢傳發展,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CCF20140703_00001.jpg  

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CCF20140716_00008.jpg  

四禪是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未命名.pn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眾生普”~菩薩為圓融中道,入實際理地,立此十門

 

 

 

 

    十普門即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眾生普,菩薩為圓融中道,入實際理地,立此十門,普,遍也,門即能通之義,周遍之圓法,能通入實相,計有十法,稱為十普門。

    創作構圖上,有一座位在山丘上的房舍,四周都是田園水池與林木,樹上還有靈活的猩猩與飛鳥,屋內是井然有序的醫病場所,有醫療人員與病人,旁邊寫著“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眾生普”的字樣。

    簡介十普門:即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眾生普,普,遍也,門即能通之義,謂菩薩以圓融中道妙觀,通入常住實際理地,故立此十門也,周遍之圓法,能通入實相,計有十法,稱為十普門,分述如下:

    (一)慈悲普:眾生緣、法緣、無緣之三慈中,僅無緣之慈悲與實相同體,普遍一切任運相應,故以無緣為慈悲普菩薩於一念中,遍觀十界之善惡苦樂,起慈悲與拔之想,普使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故名慈悲普。

    (二)弘誓普:無作四諦能收一切法,故依之發弘誓,名弘誓普,菩薩於四諦之境,發弘誓願,若見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見集諦迷惑繫縛甚可哀傷者,則緣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見滅諦,滅煩惱處為涅槃,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若見道諦能出生死之苦,至於安樂之地,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安者令安。

    (三)修行普:依次第而行五行(聖、梵、天、嬰兒、病)謂之不普;若不依次第而行,一行即如來行,謂之普,行有五種不同:一、聖行,謂戒定慧也。二、梵行,謂慈悲喜捨也。三、天行,謂由證第一義天之理而行也。四、嬰兒行,謂示三乘七方便大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六道之身有三障之相也,此五行,菩薩雖修之,亦未名為普,涅槃經言:復有一行,名如來行,所謂大乘之大般涅槃也,大乘為圓因,涅槃為圓果,菩薩能修此一行,故名修行普。

    (四)斷惑普:用一切智、道種智斷四住及塵沙之惑,如切枝條;若以一切種智斷無明除五住,則如除根本,故謂之普,圓教之菩薩,即觀中道,正破無明,無明既破,則一切見思塵沙之惑,自然先破,故名斷惑普。

    (五)入法門普:二乘能了別諸地之定有淺深差別,僅中道王三昧不起滅定,含攝一切之三昧,故指入中道王三昧為入法門普,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門,即不能入二,此即歷別之行,證有差降,今菩薩圓修三諦,則無量之法門,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門普。

    (六)神通普:羅漢、辟支佛之神通,其緣境偏狹;若緣實相而修,方為真神通,一發則一切發,故謂之普,羅漢之天眼,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見百佛之國土,小教之菩薩,見恒沙之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也,今圓教之菩薩,遍見法界而無限局,所發之六通,自在變現,無有限量,故名神通普。

    (七)方便普:證悟實道以前之方便不謂之普,僅自證實道以後化用之方便能逗機利物,一時圓遍,故謂之普,二乘及小教菩薩之方便化他則但齊其所得,未名為普,圓教之菩薩,以真俗二諦為方便,照真時,則以真身益物,照俗時,則現應身趣機,資發中道,利一切眾生,故名方便普。

    (八)說法普:能以一妙音應十法界之機,隨其宜而令得解脫,二乘及小教之菩薩,不能一時普答眾問,未名為普。圓教之菩薩,一音演法,而殊方異類,悉得解之。故名說法普。

    (九) 供養諸佛普:能以一切供具身命財,普遍供養十方諸佛,此即中道實相之理遍通一切,無所壅塞,故諸佛菩薩乘此理,能開無量門,示現種種身,以拔一切眾生苦,成就菩提,初五普為自行,次三普為化他,後二普兼自行、化他兩意。

    (十) 成就眾生普:無量之眾生遍滿十方之法界,時時能潤益之,圓教之菩薩,饒潤成熟一切眾生,而無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草木叢林,普生長華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眾生普〔法華經文句卷十下、觀音經玄義卷下、法華玄論卷十〕。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

說法普、供養諸佛普、成就眾生普”~菩薩為圓融中道,入實際理地,立此十門

CCF20140718_00028.jpg   

十普門”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供養諸佛普、

成就眾生普”~菩薩為圓融中道,入實際理地,立此十門

CCF20140718_00051.jpg

佛教論典中有許多是以”普門”來命名

 imagesCA9R9LR3.jpg  CH33004.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心”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佛教將心分為心之主體與心的從屬作用

 

 

 

 

    二心即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真心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真淨妙明,離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虛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種種的境界,定心是禪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亂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在佛教理論將心分為心之主體與心的從屬附帶的作用,每個心有每個心的附帶作用,心的主體就是心王,它的附屬作用,稱為心所,我們一般講心、心所法,心是指心王,心所法是指心的某一個作用,或八識即為心王,第八意識的心是真正的心,第六意識的心,除了認知了別以外,它還加了一大堆的分別心。

    創作構圖上,有一對穿著婚紗禮服,在戶外舉行婚禮的男女,旁邊有四個美麗的紅心,串成一束立體的造型,後方還有熱鬧的煙火,婚禮場景的另外一邊,有一棵枯樹旁掛著一個猶太教卡巴拉生命之樹的圖形,旁邊有一位戴著高帽的長者,雙手背在後面,轉過身去,旁邊寫著“二心: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的字樣。

    簡介二心:在佛教理論將心分為心之主體與心的從屬附帶的作用,每個心有每個心的附帶作用,心的主體就是心王,它的附屬作用,稱為心所,我們一般講心、心所法,心是指心王,心所法是指心的某一個作用,或八識即為心王,第八意識的心是真正的心,第六意識的心,除了認知了別以外,它還加了一大堆的分別心。二心即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分別為:

    1.真心和妄心:真心即真實之心,離虛妄不實,妄心謂妄想分別之心,楞嚴經卷一:「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真心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真淨妙明,離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虛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種種的境界。

    2.定心和散心:定心即止息妄念雜慮,心住一境,散心謂心馳騁六塵,善導之觀經疏卷一玄義分:「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定心是禪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亂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心”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佛教將心分為心之主體與心的從屬作用

CCF20140718_00002.jpg   

二心”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佛教將心分為心之主體與心的從屬作用

CCF20140718_00034.jpg

二心”真心和妄心、定心和散心”,佛教將心的作用分析的很細膩

 20130815195354-322082367.jpg    img-3.gif

 

我們一般講心、心所法,心是指心王,心所法是指心的某一個作用,

或八識即為心王,第八意識的心是真正的心,第六意識的心,

除了認知了別以外,它還加了一大堆的分別心。

137545823965.pn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德”常、樂、我、淨”~佛教大乘大般涅槃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

 

 

 

 

    四德即常、樂、我、淨,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又稱涅槃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沒有生滅;樂者,涅槃之體,永遠寂滅、安閒、受用、無絲毫的煩惱;我者,涅槃之體,得大自在,沒有絲毫的束縛;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的垢染,非常清淨。達涅槃境界之覺悟,為永遠不變之覺悟,謂之常;其境界無苦而安樂,謂之樂;自由自在,毫無拘束,謂之我;無煩惱之染污,謂之淨。〔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佛性論卷二〕

    創作構圖上,有一朵色彩玫瑰花瓣圖形,旁邊有四個美麗的色彩瓶子,瓶子下角和上角各有一朵色彩小花,上邊寫著“四德:常、樂、我、淨”的字樣。

    簡介四德:即常、樂、我、淨,是佛教大乘大般涅槃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大乘涅槃與如來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稱涅槃四德,達涅槃境界之覺悟為永遠不變之覺悟,謂之常;其境界無苦而安樂,謂之樂;自由自在,毫無拘束,謂之我;無煩惱之染污,謂之淨。〔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佛性論卷二〕,分述如下:
(1)常:謂如來法身其體常住,永遠不變不遷。
(2)樂:謂如來法身永離眾苦,住於涅槃寂滅之大樂。
(3)我:謂如來法身自在無礙,為遠離有我、無我二妄執之大我。
(4)淨:謂如來法身離垢無染,湛然清淨。
    常、樂、我、淨概念的歷史發展:印度的早期佛教,以為常、樂、我、淨是四種顛倒,因此,印度的早期佛教,教導人們應該修習四念處,它們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就是說,早期的印度佛教以為,我人的肉體是污穢不淨的,因此,我人應該用「不淨觀」來對治我們對於肉體的執著;我人的情感(受)是不易滿足而苦楚的,因此應該用「苦觀」來對治我們對於情感的執著;我們的心識是變化無窮的,應該用「無常觀」來對治我們對於心識的執著;我們的身心並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法),因此應該用「無我觀」來對治我們對於自我,即「靈魂」的執著。

  印度的後期佛教徒,對這四種「顛倒」卻有不同的解釋,他們一反早期佛教的主張,以為世間應該有常、樂、我、淨的事物,叫做「涅槃」(即解脫煩惱)。早期的印度佛教,不從正面來說明「涅槃」詞,僅從反面消極地說它是「煩惱的止息」。後期的佛教卻進一步從正面,積極地說它其有常、樂、我、淨等「四德」(四種德性) ,而大般涅槃經更說,涅槃具有八種特性,它們是:盡、善性、實、真、常、樂,我、淨。

  這些後期的佛教經典,還說到佛陀有兩種身體,一種是真身,名叫「法身佛」,它是常、樂、我、淨的;另一種是肉身,因為是示現給凡夫看的,所以是無常、無樂、無我(不自在)、不淨的,基於這種觀點,這些後期的佛教經典,認為印度的釋迦,只是肉身而不是法身,而釋迦也並沒有去逝,目前正在印度拘尸那城某一個地方沈思當中,因為他神通廣大,因此一般人的肉眼看不到他。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德”常、樂、我、淨”~佛教大乘大般涅槃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

CCF20140718_00016.jpg   

 

四德”常、樂、我、淨”佛教大乘大般涅槃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

CCF20140718_00053.jpg

四德”常、樂、我、淨

  20120827-4.jpg  

常、樂、我、淨之境為:常住永遠不變不遷,永離眾苦住涅槃之大樂,自在無礙遠離有我、無我,離垢無染湛然清淨

1816256_201110051943350426.jpg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