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二禪四支即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乃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內淨支(《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支(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支(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攝内等淨、喜、樂、心境性四支,一心境性爲二禪之自性支;内等淨謂二禪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其内之信相明淨,亦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於三受中感受喜樂之二受,所謂喜樂二支,乃依此定而勝生喜樂,故又稱爲定生喜樂,二禪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擧、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礙,又於初禪定之時,仍會起語行(尋、伺),而自此禪定以上,則不再有語行。

    創作構圖上,在陽光、綠蔭、花朵圍繞下,有一個正在盤腿打坐的行者,騰空躍升,全身散發出藍色的光,有一隻蝴蝶飛向他,地面上還有一個在玩耍的孩童觀望著他,旁邊寫著“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的字樣。

    簡介二禪四支:即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乃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內淨支(《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支(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支(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二禪攝内等淨、喜、樂、心境性四支,一心境性爲二禪之自性支;内等淨謂二禪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其内之信相明淨,亦即無尋無伺,無覺無觀,於三受中感受喜樂之二受,所謂喜樂二支,乃依此定而勝生喜樂,故又稱爲定生喜樂,二禪於此禪定之中,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擧、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礙,又於初禪定之時,仍會起語行(尋、伺),而自此禪定以上,則不再有語行,分述如下: 

    一、内淨支: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内淨。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内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内淨支也。
    二、喜支:欣慶之心名之爲喜。行者初得内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穫得勝定内淨之喜。歡喜無量。故名爲喜支。
    三、樂支:怡悦之心名之爲樂。行者喜踴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内淨喜中之悦樂。故名爲樂支也。
    四、一心支: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爲一心支。  

    修習二禪的果報,修習第二禪定,可得生於第二禪天之果報,此天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三天,此外,有關第二禪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果報,於長阿含卷二十世記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毗曇論卷三、卷七等皆詳加記載,又如上記所述,此天天眾以安住於禪定而生起喜、樂之感受,故此天又稱‘定生喜樂地’。又於劫末之時,三災之大水災浸壞第二禪天以下之器世間,果報如下即:

(一)少光天,此天天眾於二禪天諸天中,光明最少,故稱少光。

(二)無量光天,此天天眾之光明漸次轉增,難以測量,故稱無量光。

(三)極光淨天,此天天眾之光明勝於上記二天,遍照自地。又以光爲語音之故,亦稱爲光音天。

    簡介禪定: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禪定是由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在梵語中有七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人要意識到「空」,了解現象世界是非現實的,才能走向解脫,達至正定,禪定是清淨的,排除一切干擾,深信一切皆空、萬物剎那生滅,拋棄一切貪欲,正定不能一步達到,要達到大自在,人要長期內心修習,要善良,行善,造福有情,才能達到這個階段,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三摩呬多(Sanman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禪定的層次,四禪八定:

1.欲界禪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分為: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未來禪)。

2.色界禪定,分為: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3.無色界禪定,分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4.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需先斷三縳結,不共外道、凡夫),分為: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捨第六識(意識)、可證得阿羅漢果(已證初果,且至少證初禪)。

    禪定的種類,法華玄義卷四上記載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禪,分為:

1.世間禪:凡夫禪、外道禪。

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

根本淨禪: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2.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

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

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

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3.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漢傳發展,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CCF20140703_00001.jpg  

二禪四支”内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為色界四重禪定之第二重

CCF20140716_00008.jpg  

四禪是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未命名.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