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話,每一句話都表示一種空性,意思是說: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沒有什麼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沒有什麼空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重點,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是空性。在藏文稱之為四合空性”,表示四種空性組合起來,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空性,這就是“四合空性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據說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將大、小乘的八萬四千法門交給於阿難尊者,指示他說: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全部忘掉損壞,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即四句偈)忘了丟失了,我就要責罰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陀專講空性的法門,除了佛陀以外,任何宗教、學派,都說不出空性這麼深奧的道理,這是佛教唯一的特點,佛陀在世時曾三轉法輪,第二次轉法輪時,就是專講空性。
在創作構圖上,一位摩登優雅的女子,在華麗的燈光下,手中拿著一本《心經》,正在聚精會神的閱讀著,在旁邊的窗簾上,寫著《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還有四合空性的藏文。
簡介「空性」:空(梵文:śūnya)或空性(梵文: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術語,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而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 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
簡介「三轉法輪」: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成佛之後有三階段的說法,對此,有兩種說法:1.在《轉法輪經》中,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稱為三轉法輪,又稱三轉四諦,或三轉十二行相。2.在《解深密經》中,將釋迦牟尼說法,分為三個階段:初轉法輪,轉阿含經等四諦法輪;二轉法輪,轉般若經等一切法空法輪,為不了義經;三轉法輪,為如來藏了義經法輪。
第一次轉法輪,是佛陀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又稱阿含期,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無常而斷我見與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主要講外加行所修的內容,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小乘的四聖諦,並沒有強調空性。
第二次轉法輪階段佛陀講了般若,又稱般若期。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經中講到空性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姓,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即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二轉法輪的時候,佛陀雖然也會提到無常、痛苦,但卻不是十分強調,第二轉法輪的核心就是空性。
第三次轉法輪佛陀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階段主要的代表經典為方廣唯識諸經,如《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等。即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言語無法表達的,這就是“如來藏” ,到了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空性不是最主要的,光明如來藏才是。
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中文,就是“慧度” ,“般若”,就是“慧”,“波羅蜜多”,是指“度”,整個大乘佛法可歸納為六度,六度之一,就是“慧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為「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又稱《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摩訶」是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之意,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般若」為梵語prajñā音譯,指通達妙智慧之意,人之所以愚痴,就是因為沒有空性的智慧,讀般若心經,就是為了通達空性的智慧。「波羅蜜多」為梵語pāramitā音譯,指到彼岸或圓滿成就之意。「心」是根本、核心、精髓之意,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經」是線、路、徑之意,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心經》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的實相教理,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加以濃縮後,成為二百餘字的極精簡經典,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心經》經文結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歷史上至宋朝為止,可考的《心經》漢譯本,至少有11本,現存9本。
標題 |
譯者 |
版本 |
存缺 |
《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
吳·支謙 |
缺 |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
姚秦·鳩摩羅什 |
略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玄奘(649年) |
略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
唐·菩提流志(693年) |
缺 |
|
《摩訶般若髓心經》 |
唐·實叉難陀(695-710年) |
缺 |
|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
唐·義淨(695-713年) |
略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
唐·法月(初譯)(738年) |
廣本 |
存 |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法月(重譯)(738年) |
廣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般若共利言等(790年) |
廣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智慧輪(847-859年) |
廣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智慧輪(847-859年) |
廣本 |
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唐·法成(敦煌石室本) |
廣本 |
存 |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宋·施護(980-1000年) |
廣本 |
存 |
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260字,其譯本內容約有20處,與今日所見的梵文本不同。
《心經》的內容,在此採用多數人接納玄奘法師譯的版本: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玄奘法師譯,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歷史上註疏《心經》的有:
由印度論師所造的《心經》釋論,現存《西藏大藏經》有八篇:
《般若心經註·密咒道釋》,吉祥獅子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無垢友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蓮花戒撰
《般若心經注》,阿底峽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義遍知》,摩訶闍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法義明燈》,金剛手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善軍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智友撰
中國歷代高僧大德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唐·窺基撰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般若心經疏》 唐·靖邁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唐·法藏撰
《心經直說》 明·德清撰
《心經說》 明·紫柏撰
《心經要解》 明·智旭撰
簡介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中亞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著作,稱為「經」的佛學典籍,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中的契經。現存的佛教原典有:
大批的藏文和漢文版本的翻譯經典。
錫蘭、緬甸、柬埔寨和泰國所存,源自古印度上座部所宗奉經典的巴利文版本。
尼泊爾保存的、印度晚期佛教所存認的一部不很完整的經集,附有一部輔助性著作的選集。
少數散布在其他各地的印度語文經典,例如保存在西藏、日本和印度西部某些耆那教徒的藏書,以及埋藏在中亞墓窟的藏書。
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包括:
經藏:梵文Sūtra-piṭ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素怛纜藏」,指釋迦牟尼諸弟子所傳述的釋迦佛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律藏:梵文Vinaya-piṭ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毘奈耶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規。
論藏:梵文Abhidharma-piṭ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阿毘達磨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
佛經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佛陀自己親口說的佛經,《般若攝頌》就屬於此類佛經;
第二種,是佛陀加被的佛經,也就是經佛陀加持以後,由別人說出來的佛經,《心經》就屬於加被教的範疇;佛陀加被的佛經又可分為三種:
1.是佛身的加被教。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將手伸出放在一個人的頭上,
那個人立即就證悟了很多境界,並說出很多空前的佛教理論,這就屬於身體的加被經教;
2.是佛語的加被教,也就是佛陀告訴周圍的某人,你要去說什麼什麼法,雖然那
個人以前沒有太大的能力,但依靠佛陀的語言,立即當下證悟,同時又說出很多前所未證的佛法理論;
3.是佛意的加被教,《心經》就屬於意加被的佛教。如何加被呢?釋迦牟尼佛入定以後,身旁的舍利子就詢問觀自在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應當如何去修。舍利子發問的動機,來自於釋迦牟尼佛禪定的力量,是禪定當中的釋迦牟尼佛促使他去詢問的,所以被稱為“意加被經”。這三種佛法的來源,都是佛的加持,所以都屬於佛經。
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所謂開許的佛經,是指在有些佛經的前面,會出現緣起的內容,中間會出現一些像“世尊白言”、“阿難啟白”等等之類的連接文,最後還有聽眾隨喜讚歎的文句,這些詞句都不是佛說的,而是後人加上去的,但這些都是佛陀允許的,佛陀曾告訴弟子們,以後你們在結集佛法的時候,前面要加上緣起,中間要加連接文,最後要有交代,這樣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換言之,穿插於前、中、後的這些部分,被稱為“開許佛經”,它既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說出的,但卻是佛陀所開許的內容,所以被稱為“開許佛經”。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心經》漢譯本漢譯本歐陽詢書
《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印度鹿野苑~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成佛後在此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當心經遇上量子物理》作者為堪布慈誠羅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