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此來證明一切事物真如實相的智慧,叫禪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清淨的大智慧。止觀可以被視為是禪定的同義詞是漢傳佛教中,天臺宗特別重視的法門,止觀,是 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合稱,止觀分為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概念,止屬於,觀屬於,止觀就是指雙修概念,要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專注特定對象,生起智慧以觀一對象概念又作寂照、明靜,止要如明鏡止水,觀要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概念,亦稱”止觀不二”,同時,禪定也是佛教追求解脫智慧所謂六度”的六種法門其中之一項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佇立在一葉扁舟江河之上的人手持釣竿頭戴高帽低頭閉目進入禪定狀態縱使身後有山崩雷擊怪獸出沒他依然心如明鏡止水,如如不動,在他身旁邊寫著“禪定”二字。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禪定」: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止觀可以被視為是禪定的同義詞,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禪定是由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與三昧梵文समाधि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在梵語中有七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三摩呬多(Sanman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四禪八定分為:

  • 欲界禪定: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未來禪)
  • 色界禪定: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 無色界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 滅盡定: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捨第六識(意識)、可證得阿羅漢果(已證初果,且至少證初禪)

禪定的種類,可分為:

1.世間禪,即凡夫禪、外道禪。

2.出世間禪,即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3.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世間禪:1.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2.根本淨禪: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1.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2.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3.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4.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1.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2.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3.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4.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5.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6.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7.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8.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9.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可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1.姿勢:行姿、住姿、坐姿單跏趺坐、雙跏趺坐即蓮花坐、如意坐即方便坐、臥姿獅子臥

2.手印:金剛蓮花印、禪定印、大圓滿印、一心大法印、達摩閉關印。

修禪定的障礙有五種,即禪定的五種過患:(一)懈怠,貪吃喝玩樂而不想修行,懈怠是不能進入禪定,不可能修行的。(二)遺忘聖言,上師教給我們的修行訣竅與方法,禪定的時候把上師講的都給忘了,無法正常修行,叫遺忘聖言。(三)昏沉和掉舉,昏沉屬於無明煩惱,因頭腦迷糊、神志不清,不能專注于修行目標,掉舉屬貪心煩惱,想著曾經吃喝玩樂的景象,心向外散亂,而無法專注於目標,這兩個是所有禪定最大的障礙,甚至會影響到禪定的本質。(四)不行對治,在修行的過程中,心裡已經開始昏沉、掉舉,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亂想,心根本不在目標上了,而不採任何措施,不去控制、不對治,任其發展,即使前面修得好,後面也會變得很糟糕,叫不行對治。(五)無沉掉時行對治,當心安住在平靜狀態,沒有昏沉、掉舉的時候,卻強行去擾亂這個狀態,多此一舉地去觀察,在安住的境界,強迫讓自心離開禪定境界,這叫無沉掉時行對治。五種障礙當中的前兩種,會影響進入禪定,第三種,會影響禪定的本質,後面的兩種,會影響禪定的發展。八種對治五種過患的方法:(一)信,也即對禪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種:第一是相信禪定的方法,能夠清淨、淨化我們的內心,並讓我們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禪定的時候,要有興趣,做喜歡的事,效果就大不相同;第三是渴望追求禪定的境界。(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禪定。(三)勤,也即精進、努力。(四)輕安,開始修禪定時,會覺得很枯燥,身體坐久以後,會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當禪定訓練好以後,就會產生禪定的喜悅,心裡很平靜、很舒服,不但內心快樂,而且身體保持毗盧七法的姿勢,坐了很長時間,也不但沒有不適應的感覺,反而很輕鬆,這就叫輕安,在禪定境界比較高的時候,才會有輕安。依靠信、欲、勤、輕安四者,就能驅除懈怠,其中前三種是方法,輕安是結果,還有四個最重要的對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禪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為不知道何時需要用什麼方法去對治。(五)正念,就是一直不離開遺忘修行的目標,在修菩提心時,走神想其他的事,自己都沒發現,這是因沒有正念,如有正念,不管修什麼,意識一旦離開目標,立即就會發現,馬上就可調整回來。(六)正知,是知道,有了正知,在修行時有沒有昏沉、掉舉,都清清楚楚,否則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掉舉、散亂、昏沉,雖修了數小時,但時間怎麼過去的,卻完全不清楚,都是因為沒有正知。(七)作思,如果發現有昏沉、掉舉,一定要採取措施控制、對治,這叫作思,《阿毗達磨》當中講過五十一個心所,其中一個心所就是作思,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動機,這些念頭的產生是因為在我們心中,有個動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八)舍,“四無量心”當中的“舍” ,和禪定八對治行當中的“舍”是不一樣的,八行當中的舍,是禪修時,如果沒有昏沉、掉舉,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靜,不要去擾亂、動搖這個狀態,讓它一直保留、持續,這叫做舍。

以上八個對治,可以去除五個障礙:“舍”可以作為無沉掉時的對治,作思則對治不行對治,正念則可以對治沉掉、遺忘聖言等等。

    簡介「禪與現代生活」:從印度佛教誕生至今,禪已經有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漢傳佛教的禪學,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禪”是外來詞,為印度梵文Samadhi的音譯,翻譯成中文叫做禪、禪定或三摩地,是使人心安定、平靜下來的方法,在禪的後面加上“定”更能讓人瞭解禪的內涵。現代文明的快速節奏與工作生活的壓力,人的心靈已瀕臨崩潰的邊緣,此時,禪定是解決此一危機的很好途徑。對此,禪約略可分為三種:

第一明心見性,是佛教最高的禪,在中國開山祖師達摩的《血脈論》中說:“直見本性,名之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自古至今的禪宗,都一直在修這種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就描述了這種開悟、證悟、頓悟的境界,這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所謂的明心見性。

第二寂止,是流傳於雲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南傳佛教內觀的一部分,漢傳佛教稱之為四禪八定,因為這種禪可以分為兩個不同層次的四種境界,所以叫做四禪八定,藏傳佛教稱之為寂止,因為它能使人心寂靜或寧靜,停止雜念,實際上,內觀、四禪八定、寂止都是梵文Samadhi的不同名稱而已。

第三觀想、冥想、思維,是比較基礎的禪,在心靜下來以後,去觀想或思考問題。

    證悟了第一種禪,就可以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焦慮,只要證悟了這種禪,就能迎刃而解,但證悟這種禪很難,必須要有相當的基礎修行,第二種禪無論是什麼信仰的人都可以修,第三種禪更是什麼人都可以修,就像瑜伽有信仰沒有信仰都可以修,既可以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修,也可以把信仰的部分完全拋開,而只是將其作為提升、淨化、調節心靈的一種方法,練習第三種禪,既不等於學佛,也不等於加入了其他宗教,而只是一種養生方式,就像鍛鍊身體一樣,這是心靈的一種訓練,也是我們長期忽視的一種調節身心的重要方法。 

簡介「禪定與禪宗」:禪定並不等於禪宗,禪宗雖然也參禪打坐禪定,但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認為世間禪定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出世間定,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是任何外凡夫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進入四禪八定,經由修習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神通,也可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定力消失,很快又會回到世間煩惱中來,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六祖大師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簡介「止觀」:是 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合稱,是修行禪那的兩大方法,漢傳佛教中,天臺宗特別重視這個法門,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觀屬於,止觀就是指雙修,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於特定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一對象,又作寂照、明靜,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故稱「止觀不二」,止觀十門,又稱十乘觀法,十法而成止觀如下:

  • 心行稱理攝散名止。
  • 止不滯寂,不礙觀事。
  • 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
  • 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
  • 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礙一味而心境。
  • 由即理之事攝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 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
  • 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
  • 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
  • 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天臺宗十乘觀法所觀之境,即: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菩薩止觀方法主要有三種方式,即:1.漸次止觀:持戒修定,以漸次悟入實相2.不定止觀:順應眾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實踐順序亦不定3.圓頓止觀:以實相為對象而行解亦滿。修止觀意義,止為定,觀為慧,一切善法從修而生,皆為止觀所攝,止能遮結,觀能斷惑

    簡介「天臺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常駐浙江天臺山說法,故稱天臺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為該宗注重於修行止觀,又稱止觀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天臺宗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盛極一時,在宋朝之後,天臺宗在中國衰弱,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

    天臺宗與禪宗華嚴宗都是由中國本土佛教論師在中國開創,被認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天臺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在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中,華嚴、法相、三論諸宗偏於教義理論的發揮,禪、淨、律、密諸宗偏於觀行實踐的進取,天臺宗將”教觀”發揮到了極致圓融為一體,天臺宗上承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實際立宗開創者為智顗,他的著作為天臺宗宗義的根據,天臺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根本經,指南是《大智度論》、《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扶疏是《大般涅槃經》,觀法是《大般若經》,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臺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天臺宗的始祖,據章安灌頂摩訶止觀》序中的說法,可分為金口傳承與今師傳承二系:金口傳承始於釋迦牟尼大迦葉受法後一系傳承,至師子,其弟子末田地商那和修二師同時,依《付法藏因緣傳》在印度共傳承24祖,今師傳承,始於《付法藏因緣傳》中13祖龍樹,至慧文慧思,加上立宗者智顗,共四師。

簡介「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六度”為六種法門,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和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 ,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六度”法門是針對眾生諸多煩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六度”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對治”貪慳”,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利、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貪求是眾生的病根,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其後眾生的病惡業、瞋恚、愚痴,也都離不開貪慳,在佛教上將眾生的煩惱歸納分析為一百零八類,所謂的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為六個根本煩惱,再濃縮歸納就是所謂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對治人心的慳貪,”六度”分為:

    一、布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佈施有三種,除了財布施,還包括佛法的布施,和信心給予的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分述如下:

1.財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

2.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有人就教,盡心盡力把所知的都教出去,不吝法,吝法,是慳貪心沒有斷。

3.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

    修財物布施,所得福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修財布施而來。法布施得的福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過去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福報。反之,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佛菩薩能做到布施,因深知世界無所有、不可得、諸法皆空,眾生不布施,因執世界是真有,故貪得無厭、患得患失,只知為自己,不願為眾生。學佛法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不是求財富,法布施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才算是”六度”。

    二、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忍辱分為三大類:

1.「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要能忍,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莫非前定,佛教是講因果業報的,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有因,忍受當做還債,一筆債還了,就沒了,菩薩知道債是一定要還,躲不過的

2.「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財物缺乏是過去沒有修財布施的果報,樣樣缺乏,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得財富,如今享受是應該的。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命運,就去修因,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

3.「修法」:修學佛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古人跟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師友具足互相切磋,在老師指導下才能成就,有耐心、有忍辱心,就會成就。忍辱的功德有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循序漸進,才能成就,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三、精進: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精進分為三類:

1.「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多是自己懈怠放逸。

2.「攝善」精進:精進法的內涵,是要向一切善法努力追求,不向惡法趨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3.「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所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使世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成就圓滿,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要想方法對治。

四、持戒: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持戒對治惡業,除惡業用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戒律,歸納為三大類:

1.「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

2.「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仍要遵守,也算是持戒。

3.「益眾」戒:對於自己沒有好處,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戒律並非是為了約束人,而是教導如何得到自由,把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五、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的”瞋恨”,禪定對治散亂,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放不下不能得定,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不能得定,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準備,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昇起,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此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般若對治愚痴,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就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1.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2.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3.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愚痴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了,成了佛連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有能力教化,沒有障礙。

    簡介《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其中心主張是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以定慧為本」,「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佛性本有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CCF20140512_00003.jpg  

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10494855_827370350608531_3722372947071417527_n.jpg  

 

禪宗始祖菩提達摩

imagesCAZ448L0.jpg      

《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言教,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rdn_51592165057a9.jpg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2011523123840864.jpg  

禪已經成為現代人調節身心的重要方法

imagesCAJHK4GI.jpg  

imagesCAVD5F20.jpg  

64223_400761150010006_148814415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心,出離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